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下人们也很希望能够在贾府当差,袭人和晴雯打死都不愿意离开,周瑞的儿子犯了错也极力请求留在贾府工作,贾府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所在。除了足够体面、丰厚的报酬之外,贾府里还非常盛行小费制度,只要办事得宜很多时候都能够得到额外的奖赏,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在贾府工作。
贾府里盛行的小费制度分为三类,第一种对内的赏赐,就是贾府内部人员的奖赏,这种既可以尊村规矩也可以主子们随意;第二种是对外的赏赐,这种有例子和规矩可行,照做就好;第三类,就是做为赠与的赏赐,包括对上和对下。贾府作为世代钟鸣鼎食之家,它的地方大规矩多,仅仅对于下人的赏赐(小费)就有很多的讲究
第一,对内赏赐,特别的福利
贾府对待下人很好,不仅不会动辄打骂,反而会给大家很多的福利。这些福利除了衣食,更多的还是用银钱作为体现。贾府的主子们有自己私房和不低的月例所以他们不缺钱,但是对于下人们来说钱能够补贴家用会更加的实用。贾府对内的赏赐也有两种,一种不是不定时不定量主子们高兴的时候的赏赐,另一种是按照规矩的例行的赏赐。
- 对内不定时不定量的额外赏赐
贾府的主子们对下人们不定时不定量对下人们的赏赐就有很多种,反正只要运气好碰到主子高兴就会给予赏赐,这种可遇不可求,反正得到了就是福利。
宝玉算是极为大方的少主子了,跟着他当差的人经常都会得到奖赏。这也是因为宝玉集贾府宠爱于一身,他从来不缺钱也不会为钱的事情考量。贾政时常都对宝玉很凶,可是修好大观园贾政带着众人去提诗赋匾那次,宝玉恰好撞上了就跟着贾政走了一天,对于每个亭台楼阁和住所都做了题诗,贾政第一次对宝玉展露笑颜,宝玉也很高兴,跟着的一众人都来讨好。
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一吊钱对于一般的小厮来说已经不少了,可是跟着贾政和宝玉的小厮常得这样的赏赐已经不稀奇了,而且他们才是人精,宝玉身上的挂件和佩饰每个都比一吊钱更值钱。宝玉不是爱计较这些的人,任由他们拿走了也不介意。
贾母也时常会给下人们赏钱。有一次宝玉突然其想送了贾母和王夫人一人一瓶园内开的桂花,贾母很高兴当即就让人给送花来的丫头秋纹500文的赏钱;宝玉以为赵姨娘和马道婆的巫蛊术而生了一场大病,当宝玉病好了之时,贾母就给照顾宝玉的丫头们按照等级给予不同的奖赏。贾母是贾府最有人情味的长辈,她对下人们也是极好的,时常体谅也给予很多的奖赏。
黛玉在人情世故方面也不差,打赏下人们也是常事儿。黛玉虽然平常爱跟人开玩笑的,但是对于帮过她做事的人都会给予奖赏。宝玉房里的小丫头坠儿不过是给黛玉送了一点茶叶,可巧黛玉正好在给丫头们分钱,于是抓了两把给她,这也就是坠儿的运气了;宝钗遣里家里的一个女人去给黛玉送燕窝,黛玉就让紫鹃拿了500钱给她打酒吃。黛玉给予这两个赏赐固然是看着主人的面子,但也是黛玉知道为人处世的一个方面。礼出大家,黛玉不是“两耳不知窗外事”的傻姑娘,黛玉很多方面都做很好的。
探春和宝钗给下人赏钱。贾府虽然为大观园的小姐们单独设置了厨房,可是小姐们要是单独想要吃一些东西还是要另外给厨房的人送钱的。探春和宝钗有一次偶然间想要吃一个”油盐炒枸杞芽儿“都是单独给厨房管事柳嫂子送了500钱,这钱虽然不固定,但是却必不可少的。
王夫人对袭人的特殊关照。袭人因为主动向王夫人投诚得到了王夫人的信赖成为了宝玉的准姨娘,所以王夫人不仅每月从自己的份例中分二两银子一吊钱给她,而且在她回家看望重病的母亲时还特意交代王熙凤好好照看。王熙凤直接把袭人打扮成了“贵妇”回家,这也是额外的一种奖赏了。
- 对内按照份额应有的赏赐
除了额外的赏赐,在贾府做事情也会得到相应的赏赐,不过这一类比较固定有一定的规矩和章程可循。
贾芸因为认了宝玉做父亲,正好他领了贾府置办花草的差事儿,于是他就送了宝玉两盆白海棠,袭人收到了这花,便给了来的人一定的赏钱。
袭人问是那里来的,婆子便将宝玉前一番缘故说了。袭人听说便命他们摆好,让他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走到自己房内秤了六钱银子封好,又拿了三百钱走来,都递与那两个婆子道:“这银子赏那抬花来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
小厮和婆子会得到不同的钱,这也是惯例,袭人办事妥帖。怡红院内关于银钱的事情都是她在管理,麝月是她最得力的助手,可是麝月连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都不知道,可知这些事情只有袭人在处理
贾府的下人去世也会得到相应的的赏赐。袭人因为是王夫人看中的人,所以她母亲去世的时候王夫人特意给了40两。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的时候,探春正暂代王熙凤管家,探春按照惯例只能给20两,于是赵姨娘收到下人的怂恿就来闹探春,探春正在树立威信之际便没有只能给20两。这就是惯例和特殊的区别。晴雯被王夫人撵出贾府去世的时候,贾府也给了赏钱。
对去世的下人还给予丧葬费用,这也是贾府对于员工的福利,这也是为什么仆人世代都愿意留在贾府做工的原因,贾府的小费制度很有培养员工忠诚度的效用。
第二,对外例行的赏赐,不得不遵从的规矩
比起对内赏赐的复杂,对外的赏赐就简单很多,因为每种不同事情都有相对的章程可以的借鉴,只要照办就好,不过这是作为贾府脸面的事情,做错了也是很麻烦的。
贾母无意中想要带着众人去太虚观打醮,本来只是单纯的来逛逛,可是却不想让惊动了其他人家,于是都以为贾府在做道场都来送礼,于是王熙凤都笑着说到:“嗳呀!我就不防这个……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王熙凤只是玩笑话,但却也是正理。
贾府和江南甄家历代都有交往,甄家但凡上京都会给贾府送礼。因为甄家的礼数很全,所以贾府相应的回礼也就比较麻烦。
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与不同的人家有着不同的交往的模式,打赏的方式也要不同。正是因为这样事情太多了,所以贾府只能够用足银子来装点表面的门面,可是其实贾府的内里已经大不如前了。不过对于这样的对外的赏赐也不是不能失了礼数的,不然就不是被人笑话的事情,而是会被嘲笑不知礼了。
面对府与府之间的交往要用很深的客套,对于单人之间的交往也少不了银钱的打赏往来。有一次晴雯生病了,请了一个并不常到贾府请脉的太医来给晴雯看病,宝玉看了药方觉得这个太医下药太重不是一个好大夫,但是请他来的车马费却是不能少的,至少都要一两银子,这个费用也是所需不菲的。
第三,作为赠与的赏赐
除了给予家里仆人的赏赐之外,贾府还会把一些银钱作为赠与他人的礼物。这钱不是作为主子给与下人的赏赐,只是作为主人家和客人之间的人情往来,只是两家人的身份悬殊,这份礼物有些赏赐的意味。
刘姥姥进贾府是很有深意的一件事,刘姥姥给众人带来了欢乐,众人也都赠与了刘姥姥很多东西。王熙凤送了各种吃食和衣物外加八两银子,贾母也是给了很多实用的东西,王夫人更是豪掷了100两,再加上其他人送的东西足足装了大半车。
刘姥姥见证了贾府的荣耀,可是刘姥姥是记恩报恩的人,她在贾府落魄的时候再一次来到了贾府,看望了众人,最后还救出了巧姐。刘姥姥和贾府的缘分也是很长远的。
秦钟是秦可卿的弟弟,也是宝玉的同窗好友,在他去世的时候宝玉很伤心,贾母也给了几十两银子作为丧葬费,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
王熙凤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好人,可是她偶尔也会有很善良的那一面。雪天里众人都穿着斗篷和厚衣,只有邢岫烟还穿很淡薄的衣裳,所以平儿便把王熙凤的一件厚衣裳让人给邢岫烟送去。王熙凤虽然不喜欢邢夫人的为人,但是邢岫烟和她不同,所以王熙凤也时常去给予照顾。
总的来说,贾府的小费制度非常的盛行。小费不是作为显摆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福利、一种礼仪和一种礼物在传递。对于贾府内部的人员来说这就是一种福利,这种福利既可以让下人认真工作,也可以加深他们的归属感,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忠诚度。小费制度在贾府被有规矩的进行,慢慢也就形成了制度。对外的小费制度是一种礼仪,作为各个家族之间对外的交往,赏钱的多少和品类都是有讲究的,这个方面是不能够做错的,不然就会成为上流社会中的笑话,所以必得慎重。小费制度的第三种就是作为礼物的赠与,这既是对低于本家的亲戚的照顾,也朋友之间的情分。小费制度是很适合很有用的一种文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GesHnMBiuFnsJQVGt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