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日)上午,深圳地铁9号线二期正式开通试运营。开通仪式上,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学选等领导共同推杆。
仪式结束后,王伟中等一行人试乘了9号线二期。
10点58分,9号线二期正式开门迎客。这不仅是深圳地铁今年开通的第二条线路,同时也是深圳运营里程的重要分水岭:9号线二期开通后,深圳地铁运营里程正式突破300公里。
正式开通后,9号线二期行车间隔、运营服务时间均与既有线网保持一致,运行间隔与9号线一致。
线路设车站10座 强化9号线东拓西联、南北贯通功能
深圳地铁9号线是深圳地铁运营中的线路之一,于2016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线路西起红树湾南站,东至文锦站,全长25.38千米,共22座全地下车站。
9号线二期工程是深圳地铁9号线的西延线,起于科技园片区,贯穿南山中心城区,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度融合,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强化原有9号线东拓西联、南北贯通的功能,缓解交通拥堵,助力城市综合发展。
地铁9号线二期东起深圳湾红树湾南站,西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前湾站,线路全长10.8公里。
9号线延伸至前海片区 67分钟文锦直达前湾
9号线二期共设10座车站(含前湾站),梦海站、怡海站设置在前海地区,其余7个站(荔林站、南油西站、南油站、南山书城站、深大南站、粤海门站、高新南站)设置在南山区。10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
从线路站点概况来看,9号线二期开通之后,不仅能有效缓解科技园片区的客流高峰情况,而且全程1个小时左右便可从罗湖直达前湾!
换乘站5座 便利市民出行
线路设换乘站5座,其中前湾站与既有5号线换乘,粤海门站、深大南站、南油站、梦海站,分别与规划中13号线、15号线、12号线、深惠城际线进行换乘。
9号线西延线列车,采用国内主流的6节编组A型车,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的载客量2502人。列车总长度为140m,最大宽度3.1m,最大高度3.84m!
(图片来源:深圳地铁)
线路正式运营后,全线将投入此型号列车22列。
(图片来源:深圳地铁)
便民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9号线二期各车站设备设施已安装完毕,自动购票机、闸机、公共洗手间、母婴室、导向标识、垂直电梯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各系统设备全部投入使用。
应用多种创新技术 领先行业水平
9号线二期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线路穿越砾质黏性土、富水砂层、全强风化岩等多种地层,工程实施风险高,施工难度巨大。比如:
怡海站—荔林站等多个区间存在锚索侵入盾构区间掘进断面的情况,经过多轮方案研究、现场试验,探索出了独特的盾构切削过锚索区施工方法,保证了如期洞通。
南油西站—南油站区间率先建造“无破损、无渗漏、无错台”精品“三无”隧道,严把“原材质量优、管片生产优、隧道成型优、成品保护优”四个关卡,实现零破损、无渗漏,98%管片施工错台小于5mm,远远领先行业水平。
与此同时,9号线二期工程还使用了多种创新应用技术:
南油站BIM协同设计应用成功;高效冷水机房减少运营能耗;集中供冷技术减少占用市政用地;南油西站—南油站区间创新了高承载力微型钢管桩托换技术;高新南站—红树湾南站区间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在深圳地铁首次成功应用,为深圳地铁后续联络通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打造“一站一景” 9号线“网红”打卡点来了!
设计理念上,9号线二期在既有9号线装修主题上深化,最大化利用空间。在宜居生活的基础上,将文化艺术设计引入装修设计中,让乘客在乘坐地铁出行中经历一场人文艺术之旅。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了解到,9号线二期共有标准站6座,特色站4座,标准站设计方案天花采用“一步一高、发展腾飞”的叠级造型,充分结合车站的综合管线设计,利用车站空间特点,在空间上重点体现个性区,保证空间的整体性,让空间更为舒展、开阔。
没来得及到现场的小伙伴,先跟着小编浏览几张美图过过瘾吧!
高新南站
标准装修站
预留墙面尺寸:长:9600mm,高 : 3200mm,深:220 mm(墙面至完成面)
作品名:宁静的夏天 艺术家:钱俊慧
创作说明:本作品用科技手法重现了夏季海边凉风习习,海浪平静拍岸的自然景观。淡蓝色弧形透明钢化玻璃薄片,在背景LED灯带的映衬下,发出淡蓝色光芒,当人们经过时,有人体感应功能的LED灯光跟随亮起,仿佛有节奏感拍岸的海浪。
(图片来源:深圳地铁)
南油站
重点装修站
作品名称:花火 艺术家:徐子薇
创作说明:在凹凸的平面上,像是气泡一样的呼吸光像是有生命般的变化像水一般的流动,抽象出来的城市空间,当人在某一块面前停留时,那一块的光的变化会停止,并与人的动作缠身交互。
荔林站
标准装修站
作品名称:风语 艺术家:位昂
创作说明:灵感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随着工作的繁忙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亲近过自然。
今年5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的顺利开通为深圳地铁运营里程翻开了新的一页。
据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深圳地铁建设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同步推进 14 条线、264 公里、400 多个工点建设,预计全年完成建设投资 425 亿元,其中地铁和枢纽建设投资 322 亿元。
2020年,还将有地铁6号线、8号线一期、10号线等新线陆续通车,全年通车总里程超过一百公里,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正式迈入快车道。
未来5年,深圳地铁将保持平均每年不少于2条新线的开通速度。至2035年,深圳将形成33条线路、总里程达1335公里的轨道网络。届时,我市将建成1000多公里地铁,1000多公里高铁、城际铁路和轻轨系统的骨干交通网络,全面建成“轨道上的城市”和“轨道上的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