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大家从小就在语文课本中学过,作为曹操的爱子之一,曹操可谓是对这个儿子喜爱有加了,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可是有一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情,便是在曹植死后,为什么他的墓中喜欢用老鼠陪葬呢?这是什么癖好?说出来原因很无语!
古代有很多规矩我们都知道,特别是那些有权势的皇宫贵族,就连死后都要带上一大批珍贵珠宝和文物去陪葬,寓意就是人死了,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能过着活着时候的生活。甚至有的王公贵族直接用生前伺候过他们的妃子、太监宫女进行陪葬,俗称人殉。
只不多这种制度到底是太过于残忍,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是要被抛弃的,以至于后来都改成了用陶瓷俑人作为陪葬品。在秦始皇陵墓中,就曾有考古学者发现有大量陪葬动物俑,数量高达上千件,实在骇人。
不过古代的殉葬,一直以来都是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在秦汉时,已经发现有用活的动物作为陪葬的习惯。像是马殉,意思就是人生前有多威风,死后也要风风光光的走。慢慢地,也像人殉一样,这些活的动物被逐渐用陶瓷动物替代。
这样也就印证了曹植墓中用老鼠俑陪葬的疑惑了,其实曹植的墓中并不只是有老鼠俑,考古专家从中得到的有上百件劣等文物,墓室中大多值钱的东子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曹植墓中其他动物俑兴许看起来还算过得去,盗贼能拿的也都拿走了。
就是这老鼠俑,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吉利的样子,盗贼也就懒得拿了。但且再从民俗学中去解释这动物陪葬制度,也就不难理解了。古代有三十六种生肖,动物俑很大一种程度上也是供慕主预测的。
所以,古人的殉葬制度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道理,所以葬这些动物俑完全是出于为慕主提供预测的需要。就好像想要预测下一代的君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一样,动物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反映了后人的性格色彩。
所以,看到这里的你们明白了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A4PI3MBnkjnB-0ztTy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