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俄乌局势变化的影响,全球股市、金融市场、农产品市场均发生剧烈波动;春节至今,进口大豆价格持续高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一度涨至1700美分上方,突破9年半新高。
大豆进口成本急剧上升,国内油厂大豆压榨利润恶化;与此同时国内养殖业需求疲软,导致大豆进口步伐放慢、库存短缺,一些油厂不得不停产或计划停产。截至2022年2月4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豆油商业库存分别为34.79万吨、82.51万吨,分别低于57万吨和90万吨的近两年平均库存数据。
2月2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安排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轮出,并将启动政策性大豆拍卖工作,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以缓解当前大豆及油脂原料供应紧张的形势。
“2月24日,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影响,菜籽油期货合约涨停,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外油脂价格走高。”棕榈油产业链专家史恒昱称。作为畜禽饲料中重要的能量来源,油脂不仅可以为畜禽高效供能、提供必需脂肪酸,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脂溶性营养物质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色素);油脂价格的持续攀升,给畜禽养殖和饲料配方成本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油脂用量普遍偏高的禽料配方。油脂减量替代、提高油脂的有效利用率迫在眉睫。
在提高油脂利用率方面,胆汁酸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好搭档”。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胆汁酸可作为脂肪吸收促进剂,在动物机体内乳化、脂肪扩大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调控胰脂肪酶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促进其对脂肪的水解代谢;在肠道内转运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另外,胆汁酸通过调控激素敏感脂肪酶的活性,可明显减少自体脂肪的分解代谢。综上不难发现,胆汁酸能够节约能量原料,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是油脂减量替代、节能优产的“正能量”。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套禽料油脂减量替代、节能优产的优化配方,供大家探讨参考:
表1. 禽料油脂减量替代配方
在以上禽料配方中,两配方蛋白水平相同(20.8%),优化配方中,油脂用量减少了0.6%,同时添加胆汁酸(30%)0.02%,优化配方成本较原配方降低了21元/吨。
饲喂试验对比结果如下:
表2. 禽料油脂减量配方饲喂效果和养殖效益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配方虽然减少了油脂用量,代谢能较原配方也降低了20Kcal/kg,但是禽的生长性能不降反增,其成活率提高了0.3%,料比降低了0.02,欧洲指数提高了15。
由此可见,禽配方中合理减少油脂占比,同时配合使用胆汁酸,可提高油脂的有效利用和动物的生长性能,是当前原料价格暴涨形势下,降本增效、节能优产的有效措施。
以上,欢迎畜牧同行一起沟通探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9dc3e93de3a37f6a2c20e192963ec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