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时起,日本就是我国的臣属小国,唐朝时期更是首先表示愿尊我国为“上国”,其经济文化都是由我国一手带动。可是在近代,日本却突然崛起,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可是大家知不知道,日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就拥有先进的枪支弹药,发展西方的工业科技,都是源于一个中国人,是他为了利益,把火枪传入了日本。
明朝末期,中国沿海各地都奉行海禁政策,坚决不与外国进行海上贸易,可是汪直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汪直是1501年生人,据《歙县县志》记载记载,汪直出生的时候曾有异象,这就间接地说明了汪直这个人不简单,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如果引导得当,则是治世能臣,如果误入歧途,则会成为祸乱一方的匪徒。
事实证明,他走了中间那条路,他选择下海经商。由于他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对航海技术非常熟悉,于是他就伙同几个兄弟偷偷进行海上贸易,把中国的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运往日本等国,从中获利。汪直的大名在日本可谓是响当当,他不但敢于打破明朝“海禁”制度,还把明令禁止的物品偷运出国,解决了日本资源匮乏的问题,日本感念他大恩,还特意为他建造了一个基地。
1543年,汪直和几个葡萄牙军火商做生意,不幸在海上遇上风浪,他们偏离了航向,于是好巧不巧的到了日本的种子岛。种子岛当地大名的儿子种子岛时尧看中了葡萄牙人手中的火绳枪,就委托汪直充当翻译,促成这笔交易。最后,种子岛时尧以2000两白银的价格购得了日本最初的两挺铁炮,经过日本的不断研究,最终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战争兵器。汪直可谓是居功至伟。
汪直的种种海上行为,一是为了自己获利,二就是为了可以逼迫朝廷开通海上贸易,以自己在海上的霸权,银子岂不是挥手就来。于是他自导自演,让手下扮演海盗,袭击中国的多处港口,自己则作为“正义”的化身,把“海盗”们一一歼灭,树立了一个海上英雄的形象,自称“徽王”。朝廷在万般无奈之下,略施小计,就把汪直擒获了。
汪直被擒获之后,还口口声声说要为朝廷效力,他可以帮助剿灭扰乱沿海地区的海盗,朝廷看他这幅样子,一点招揽的心都没有了,于是在1559年,在杭州将其斩杀。日本感念汪直的功劳,在长崎县松浦史料博物馆门前为他竖立了一尊铜像,12名日本人还在2000年来到汪直的故乡黄山市为他修建陵墓,不过后来,被两名大学教师砸毁,再无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