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
纳龙河,甘洛河之源,起源于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角,经比姑尔阿龙牧场进入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吉米镇格古村。2015年9月6日,省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纳龙河,并下文批准建立纳龙河森林公园。这里山高谷深、林木葱郁、异峰耸立,森林覆盖率超过80%,林间溪流萦回、瀑布如丝。旅游画册《秘境甘洛》这样描述纳龙河森林公园:每个季节都有绝美风景,是甘洛美景的翘楚,造物主的大手将人间绝色熨贴在了这片大地。
喜欢上纳龙河是在20年前的初冬时节,那时表妹在格古小学教书。在与她的交流中得知,那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水是绿的、山是青的、树木是古老的……
对于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诱惑。一个周末,我带着诸多未知,坐客车来到了格古小学。看到学校大门前的纳龙河,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清澈的河水在巨石间婉转激流,溅出珍珠般的水花;两岸古老的树木林立,形态万千,星星点点的残叶或在树枝上飞舞,或在碧潭里飘荡,真是美极了。表妹说这条河很漂亮,越往上走,风景越好。但第二天必须返程的我没有时间,心里却默念着:一定要再来一次纳龙河。
机会来了,2017年5月13日,登山队的朋友们相约要去纳龙河看杜鹃花,我第一个报名。那次,我把纳龙河仔细欣赏了个遍,确实美丽。沿省道217 一路向南,从山脚到山顶,从尽头到源头,纳龙河沿途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悬泉飞瀑、静谧水流、奇峰异石、古树奇花,无一不让人驻足拍照。来到山顶一片广阔的草甸上,万亩有余的杜鹃花正开,游历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向导告诉我们,纳龙河一年四季都很美。春天漫山遍野的各种花依次开放,是天然的大花园;夏天气候凉爽、空气优良,适合避暑洗肺;秋天层林尽染,犹如童话世界;冬天一场大雪后,这里银装素裹,冰雪姿态万千。
他说,这是一条绝美的河流。后来,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每个季节我都会去纳龙河采风,每次都有收获。
隐藏于大山深处的纳龙河,其绝世美景从我的相机被传递到了大山之外,引来诸多摄影和旅游爱好者驻足打卡。如今,它已成为甘洛县网红景点之一。
纳龙河在地图上虽然是一条不起眼的蓝色线条,但它用甘甜的泉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格古人。生活在它两岸的人们默默奋发,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纳龙河沿岸的人们,靠着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靠着自己的勤劳,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1983年以前,我们这里全是茅草屋。在党和政府的长期关怀下,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民们全部住上了楼房,村里修通了水泥硬化路,有了广阔的就业创业渠道,大家都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在一次脱贫攻坚成果采访中,格古村养殖大户吉什列古子如是说。经多方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吉什列古子是村里典型的“因病致贫户”,母亲长期生病拖垮了勤劳的一家人。在产业帮扶政策的支持下,吉什列古子更加勤奋,他迅速扩大生态羊养殖规模,在两年后的出栏季还赶上了好价格,成为当地现实版“单车变摩托”的家庭。
“吉什列古子家只是我们村脱贫户勤劳致富的一个缩影,现在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大部分人还在城里买了房。”该村党支部书记黑乃克哈自豪地说,在各种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村民们或外出务工,或在家里发展产业,各展本事、各获所得,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帮扶单位甘洛县乡村振兴局每年还会根据实情制定帮扶计划,竭力做好帮扶工作。他还说,这里的人老实本分、感恩奋进,就像这美丽的纳龙河,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他们都懂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都在用行动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纳龙河自然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是一条具有蓬勃生机的河流。2017年,甘洛县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明确管护目标,提升水生态环境。至此,纳龙河迎来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新机遇。
2018年11月22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人文地理专题摄影师李国平到纳龙河拍摄记录,他被纳龙河的绝色美景深深吸引。他感叹格古村的人文地理,对纳龙河的未来提出“全力保护、合理开放,纳龙河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建议。他说,纳龙河优质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是这里最大的发展资本,如果科学规划、用心建设,纳龙河将会成为旅游的热门景点。
我想,如果对格古村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规划,比如山溪漂流、观光步道、特色民宿、观景平台、温泉酒店等方面,项目一旦建成,纳龙河将更加富美、更加安全、更加朝气蓬勃。
从竹架茅草屋到木架青瓦房,再到如今的小洋楼,多少年来,纳龙河一直没变,而随时代变得越来越好的是沿河两岸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纳龙河见证了格古村的时代变迁;在发展进程中,纳龙河也必将见证格古村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