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讲的是战场之上,应当率先打击敌方将领。擒贼先擒王是事实,但射人先射马却是一个要知道,骗局。其实,古代作战从不射马,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古代战场作战方式,主要是千军万马的对垒,从先秦时期的比阵势,到秦汉时期的刀兵相见。在这一场场重大战争中,兵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这一原因,便出现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一俗话。但是真正的古代战场上,双方从不射马,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第一,战马昂贵且数量稀少
古代战场上,马匹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个时代,马匹数量有限,优良品种的马匹更是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当时的马匹非常昂贵,其价值远远超出现在的豪车。所以说,在古代交战之时,作战双方更加看重敌方的马匹军械。如果是做选择的话,他们宁可先射人,也不会射马。
第二,难以直接命中
战场之上,马匹会在沟壑之间跑来跑去,马的速度和爆发力,也是人们选择骑马的主要原因。交战之时,马一定程度上成为保护骑马的人的防具。也就是说,马在高速运转下,很难射中。就算有士兵瞄准敌方马匹,没有一定的箭术,可能就射不到马。所以,与其浪费弓箭,倒不如用弓箭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瞄准敌方士兵,消灭其有生力量。
第三,无法伤及马匹
战场上的马匹,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战马,他们的速度和韧力都是非常优秀的。加上战马披着甲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就算箭头射中战马,也并不能对其造成杀伤。很多时候,用箭射马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和弓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交战双方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干脆放弃射马。与其重复做着无用功,倒不如多射几个敌军。
在古代战争中,射马的情况非常少见,但是攻击马匹的情况却有很多。很多时候,为了牵制飞快奔腾的战马,他们会采用绊马索将敌人的战马绊倒,不仅攻击了马,更攻击了马上的人,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除了绊马索,在古代交战之时,也会采用砍伤战马的方式阻碍战马进攻。虽然这个方式有点血腥,却也是战场之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那无情且冷漠的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战双方都会想尽办法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而战马就是有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射人先射马作为俗语流传至今,一直让世人以为战场之上的确应该射击战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战场上,攻击敌人战马切实可行,但选择射马却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说,我们被这句俗语所欺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