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珂
财务数据有大幅增长,且有结构性亮点——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三全食品取得这么好的业绩难能可贵。
昨日,三全食品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8.21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零售及创新市场营收增长6.2%,餐饮市场营收则下滑1.91%;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增长55.10%。单独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3.04%;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6.71%。
经销、直营、直营电商是三全食品的三大销售渠道。报告期内,公司经销模式收入为26.45亿元,同比增长5.82%;包含大型商超系统直营、大客户定制、创新业务等的直营模式收入10.40亿元,同比下滑0.71%;直营电商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40.03%。报告期内,三全食品全国净减少经销商122个。
按产品分,速冻面米制品营收34.22亿元,同比增长6.39%;速冻调制食品营收3.27亿元,同比下滑6.29%;冷藏及短保类收入4117.10万元,同比下滑27.83%。从三全食品营业收构成中可看出,按产品分类,速冻米面制品收入占本报告期营业收入89.58%,是公司的主要营收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三全食品主要经营“三全”和“龙凤”两大品牌,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速冻和冷藏面米制品、速冻和冷藏调制食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传统速冻米面制品、冷鲜食品、常温方便食品、涮烤类产品及近期开发的微波系列和空气炸锅系列等预制类产品。财报显示,2017-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56亿、55.39亿、59.86亿、69.26亿、69.43亿元。
有观点认为,三全食品所处行业为方便食品类的速冻食品行业,目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2019年,在突发新冠疫情的紧急状态下,速冻食品在消费者中快速渗透,近两年,疫情常态化后加强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便利性和营养性的认知,消费需求稳步上升。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驱动因素,三全食品表示,公司精准定位细分市场,重点开展新品类的开发和新渠道的布局,不断挖掘业务空间;持续改进生产效率、释放公司规模化生产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销售良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同时公司持续通过存量产品优化、次新品扩大规模,有效提升了公司业绩水平。
具体来看:新产品方面,公司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及新兴消费需求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如微波系列,开发的微波炒饭和意粉等产品; 利用预制菜的风口发展区域型产品,开发北方焦炸丸子系列等产品;瞄准空气炸锅场景, 延伸系列产品,例如高端烤肠、虾饼、酥肉、春卷等。
而在渠道方面,公司强化组织管理效率, 协调渠道间的统一管理,持续推进渠道下沉并积极布局新兴渠道,参与新业态业务合作, 新渠道布局成果显现。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公司结合区域产品优势,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据了解,今年4月初,三全食品推出“菜饭一体”新型预制菜——微波炒饭系列。当月,三全食品管理层在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公司陆续推出多种产品,将针对不同的渠道逐步投放市场;此外,公司将继续针对原有渠道进行优化,同时加快对新业态、新渠道的布局。
业内观点认为,随着疫情不断波动,第三季度三全食品的业绩或将继续增长;而面对燃油、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涨的态势,2022年下半年公司是否还有可能通过提价传导成本,将成为业界更为关注的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