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伤仲永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文章中记载了一位神童方仲永,五岁作诗写字,无师自通。但是方仲永的父亲却没有给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后使他“泯然众人”,让人惋惜。现代也有这样的例子,在河南有一位女孩,9岁参加高考,10岁352分考上大学。只可惜如今的状况,揭开了神童虚名下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幼年经历
河南商丘有一位普通的女孩子,张易文。她原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接受学校的教育,然后慢慢步入社会。但是她的父亲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的女儿天赋异禀,从小就展现了神童的天赋。如果去学校上学,最后只会浪费了天赋,于是他干脆将女儿留在家里,自己教导。
转眼张易文已经五岁了,却还没有去学校上过学。她的父亲也觉得不应该让女儿一直一个人学习,于是开了一个培训班,招了两个学生和张易文一起上课。就这样,这位“神童”父亲在家里开了一间私塾,而张易文的幼年一直在父亲的培育下度过。
两次高考
2016年,张易文9岁时,她的父亲顶着全家人的压力和社会的舆论,急于证明自己,于是托人帮张易文办理了高考手续,让她去参加高考。考场内的考生看着这个9岁的小女孩,只觉得她的身形弱小可怜,孤零零的坐在考场上,写着很多不解其意的题目。
最后成绩出来了,很不理想,只有172分。但是依旧有很多媒体采访张易文和她的父亲,她父亲坦言虽然没考好,但是这样的教育是自己最想要的。他还说,自己希望张易文在十几岁就进入大学完成学业,二十岁以后继续深造,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
2017年,张易文再次迎战高考。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张易文不再害怕和胆怯,她的父亲也为她准备了迎战高考的特别辅导。胸有成竹的父女二人,考取了352分,被商丘工学院录取。这件事也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向张父请教培养孩子的方法。
神童现状
但是张易文的现状却给了所有看好她的人,一记狠狠的耳光。首先商丘工商学院只是一个大专,虽然也是大学,但是和本科却有着天差地别。而11岁入学的张易文,在学校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这些她都不感兴趣,三年的大学生活,让她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如今她已经回到老家,在父亲的私塾当助教。张父称,每个月给她两千块的工资,但是她经常偷奸耍滑,卖弄小聪明,因此常常被扣工资,一个月到手只有一千元左右。张易文的际遇和他父亲的规划已经完全偏离,而张易文的现状也让人感慨万千。
结语
神童的背后却是一个被父亲扼杀的童年,张易文从幼年开始,就只能按部就班的走父亲规划好的路。但是人总是会长大,有自己想法之后的张易文,慢慢偏离的轨道,不愿意再当父亲的提线木偶。究其原因,还是张父的规划有问题,而张易文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导致“神童”的传说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