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这兄妹俩才知道父亲是杨靖宇,烈士之后谢绝组织安排工作

2023-01-14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1952年,这兄妹俩才知道父亲是杨靖宇,烈士之后谢绝组织安排工作

1940年,又是一年元宵节。战火纷飞,却也有万家灯火。温暖的火舌之下,掩盖的却是纯白的雪地上鲜红的血。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个男人被几颗子弹结束了生命,他还没有尝到元宵,没有拥抱家人,更没有看到他所守卫的祖国繁荣富强。伴随他死亡的不只是满肚子的树皮,还有他响彻大江南北的英雄称号,他就是——抗日英雄杨靖宇。

早年经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沉积已久的苦难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腐败的清政府。于是,皇帝被推翻、陈规被打破、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

然而等待人民的却是袁世凯复辟、北洋军阀混战、各国列强干扰不断,杨靖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默默成长起来。

早年时期的杨靖宇本名还是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除了更加贫穷,他的出生没有给家里带来任何特殊的改变。在5岁时,他的父亲就在繁重的农活中病死了。

幼年丧父,马尚德由他的母亲——张君,一人拉扯长大。为了孩子的母亲总是格外的坚强,而她的坚强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马尚德。此外,李君的坚持更体现在对马尚德的教育上,李君决定让儿子去读书。

在这个穷困潦倒的时代,马尚德不再满足于四书五经,他要学的是科学的新知识,是进步的新思想,是能够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救世之路。

刚刚成年的时候,马尚德考进了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常把岳飞当作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可以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同时他也遇到了改变他人生命运的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贺光吾。

在贺光吾的影响之下,马尚德接触并迅速认同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从此他的奋斗之路有了目标,就是带领人民实现共产主义。

接受新思想的马尚德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家乡带领人民发动农民起义打倒地主军阀。并且在1927年,马尚德带领自己的力量鼎立帮助前往河南剿灭军阀的北伐部队,也是在这一年,马尚德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好景不长,马尚德盼来的不是中国大好前程,而是蒋介石的四一二叛变。紧接着“宁汉合流”,汪精卫叛变革命、河南军政大权掌管者冯玉祥也投靠了蒋介石。马尚德处境面临极大危险。

1929年,马尚德奉命前往抚顺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在这里,马尚德成为了张贯一。他化名张贯一深入当地的煤矿,面对面接触工人,帮助抚顺的共产党重建党组织,带领工人同矿主进行斗争。

东北抗争

在东北,他承担起在地下组织工人进行起义的任务,不断的与日本和国民党势力进行抗争。1932年又因为组织的需要,他被派往南满地区整顿党组织,并且再次化名“杨靖宇”。

几年时间,他说服了大量游散的抗日武装,他有思想有智谋,很快将中共的势力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之众。在多场战役里他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半路埋伏、长途奔袭、化妆袭击”三大绝招,将游击队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1933年,中共决定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命杨靖宇为师长兼政委。1934年,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杨靖宇当选总指挥。他屡战屡胜,从此,杨靖宇的大名响彻东北乃至整个中华大地。

“我一看到杨靖宇就知道他是一个充满热血的好汉……可惜,我再也没见过他”这是朝鲜开国领导人金日成对杨靖宇的遗憾。当他写下这句话时,就已经料到了杨靖宇的结局,看到了那个躺在东北黑土地上的身影。

东北抗日,本就非常艰难,日军在东北留存了大量的军队,甚至成为侵华基地。然而拼尽全力抗日的只有东北义勇军和杨靖宇带领的联军。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让东北的军队得不到支援,在坚持6年后也撑不住被肢解。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被日军围困5天后,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死后的杨靖宇被敌人剖开肚子,发现满肚子的树皮草根。一时间,敌军也被他震撼到。连日军的长官说:“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

寻根之旅

因为杨靖宇两次化名,他死后,为了找到家属,中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

早在上学期间,他就曾经接受母亲指派的婚事。虽然对父母包办婚姻有所抵触,但是,面对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的母亲,杨靖宇也就是幼年时期的马尚德最终也是同意了。

幸运的是,他的妻子——郭莲,为人品行端正,即使是没有接受过教育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家期间,他经常给妻子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大英雄,而郭莲也对丈夫满心满眼的崇拜。

很快两个人有了儿子马从云,接着,在国民党不断的追捕中,两人的女儿也出生了。但是因为共产党的身份,一家人不断地流离失所。在他离开家乡前往东北后,妻女便再也没有了他的音讯。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再加上战争初期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多方势力不断迫害中国共产党。作为杨靖宇的妻子,郭莲在1944年被抓住严刑拷问丈夫的下落。

但是当时的郭莲已经16年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丈夫的地点、丈夫的职位、丈夫的生死、包括丈夫现在已经不叫马尚德更名为杨靖宇,她一概不知。

最终郭莲难逃一死,死之前她将仅有的一张丈夫的照片给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并且叮嘱,如果能遇见共产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父亲。

自此,杨靖宇的儿女踏上了寻父之路。在母亲死后,杨靖宇的儿女也不断地向附近的红军打听情况来打听父亲的下落。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1940年,自己的父亲就永远地倒在了东北的黑土地上。

党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到了马从云,并且告知了其父亲的情况,并且提出要为其安排黑龙江省委的工作。

在知道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的时候,其感情更是难以言喻。在悲伤父亲去世的同时又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

然而在谈到前往黑龙江省委工作时,马从云却拒绝了,他说“我本来就是一名农民,在组织的关怀下我已经有铁路上的工作了,来省委工作,我这是在添麻烦啊”

之后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一直在铁路工作,直到1964年因公殉职。他的妻子以及五个女儿也一样没有提出希望中央给予帮助,都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44ea9319e1011e5b82faf870ce6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