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喜上心头(随笔)

2023-10-08   真言贞语

原标题:石清华原创丨喜上心头(随笔)

喜上心头

(随笔)

文/石清华

儿媳妇田小慧请假一天,上午带儿子晓松去进行常规检查,下午请小梅阿姨和我与老婆白云一起去看房子。

九点多钟到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不论是谁,只要进入院区,就得扫码、登记、测体温。虽然弄得有点紧张,但为了大家的安全,院方不得不这样做。看到每一位进入者都积极配合,大家肯定充分认识到了这些措施是必要的。

挂号、缴费,再找到预约的专家。从头到脚皆白的专家先看一看小慧、白云、我,然后才看一看晓松,询问相关情况后打印出一叠缴费单,接着分别到不同的科室检查。

到检测智力水平的科室时,有位年轻的女医生用她的检测规则问了几句晓松没有听过的话,有的自然答非所问。如医生说:“你会喊妈妈吗?”

“妈妈。”

“会喊爸爸吗?”

“爸爸。”

“你看看我的耳朵在哪里?”

小松伸手摸摸自己的耳朵,医生否定了。

“你喜不喜欢阿姨,喜欢就点点头。”

晓松没有点头,可能是他不懂点头的意思。几个回合之后,医生觉得不如意,提出诊断建议:“加强语言训练。”我们知道,晓松的语言能力应在同龄幼儿的水平之上。与他同龄的幼儿,有的只会说“爸”或“妈”,有的只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晓松不仅会说这些,还会说许多两个音节、三个音节的词,甚至会说四个音节。如“美丽”“好漂亮”“这是什么”。只要和家长一起时,总是问这问那,问个不休。我们对医生的诊断深表怀疑,小慧用沉默表示不认同。医生见孩子的妈妈不言语,认为家长着急了,赶紧随机应变地劝慰:“晓松的智力水平没问题,我只是希望这样去做会更好。”

我给小慧建议:“以后不要给晓松做智力水平的检测了,他的智力应该在平均水平之上。”

检查结果绝大部分都可以,小慧觉得身高八十厘米稍欠缺一点,要是多三厘米该多好呀。见到孙子正在健康成长,我喜在眉梢笑在心头。但仍然对小慧说:“别着急,孩子会慢慢长高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比,各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多看自己孩子的优势。”

下午约一点钟才回家,小慧很麻利地下面条,我们想帮点忙她说不需要。很快就把菜和面条做好,要我们吃,她给儿子喂面条,然后自己吃。在我看来,儿媳妇是精明能干的、有责任心的贤妻良母。

下午我们在中介的带领下,与小梅阿姨去保利时代、泛悦城等小区看房。在大公馆看房上电梯时,电梯里人较多,我抱着晓松,他高兴地叫着笑着,在狭小的空间里手舞足蹈。在家人管控稍松懈时,把刚在泥地上踩过的鞋蹬在了紧挨着的漂亮阿姨身上,阿姨干净的衣襟下方就印上了晓松带泥的鞋印。家长去擦不合适,只能深表歉意地说:“晓松,跟阿姨说对不起。”

“阿姨,对不起。”口齿清晰、声音清脆,望一望那粉红的、胖胖的圆脸,大约有气也生不起来了。

阿姨微微一笑:“小朋友真乖。”

过后我问小慧:“我和白云以前从没教他说过,怎么今天你一教就会呢?”

“我以前教他说过。”可见儿媳妇很注重孩子的养育。看来,晓松生活在这样的家里,可能有较好地发展前景。

看完房子,小梅阿姨请我们到她家晚餐。一看已经五点二十分钟,回家做饭太迟,电话通知儿子小强去彭澍餐馆点菜。吃饭时,她总是笑嘻嘻地看晓松吃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则不断地告诉他说:“幺奶奶好。”晓松也许知道幺奶奶喜欢他,时不时地来一句亲切的“幺奶奶”,令小梅阿姨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为儿子儿媳妇有这样一位真心相亲相爱的阿姨感到高兴。

晚上儿子一开门锁,正在垫子上玩玩具的晓松丢下玩具站起来,跑到门边大喊:“爸爸。”儿子进门一把抱着晓松高高举起:“晓松,今天在哪里吃饭?”“幺奶奶。”谁也没告诉他,简直是无师自通,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伸出大拇指。

有这么能干的儿媳妇,有这么和睦的家庭,有这么可爱的孙子,世界上还有什么烦心事呢?

(2022年1月13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