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当真无用?一个决定让国家续命32年。赵国得了便宜吃大亏!

2023-12-21   郭秀华

原标题:弃子当真无用?一个决定让国家续命32年。赵国得了便宜吃大亏!

战国时期的上党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高原地区,在现今山西东南部。公元前262年,因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城,韩被迫放弃上党郡,只能把17座城当成弃子白白送人。但上党郡郡守的一个决定,却让这“弃子”发挥了巨大作用,直接让韩国又续命了32年。

孤城无援

公元前242年,秦国名将白起带兵攻打韩国,此役占领了野王城。随着秦军推进,韩国靠近秦赵边缘的上党郡被孤立开来,上党郡本就在群山之中,有17座城池,但战略地位十分尴尬。秦国此次进攻直接切断了上党与韩国的联系,成为待宰的羔羊。韩国当然知道上党郡已不属于自己,派人命令郡守冯亭直接向秦国投降,并且试图以此缓和局势,让秦国停止继续攻赵。

祸水东引

冯亭作为郡守已深知形势紧迫,但他依然不愿投靠那个到处肆意侵占的秦国。他与百姓商量了一条妙计:此时形势所迫,上党已经不可能属于韩国,但是也不能那么容易的送给秦国。不如我们归降相邻的赵国,秦国因此一定会讨伐赵国。赵国被秦进攻后,一定会极力反抗,而且很有可能联合韩国一起抗秦。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此条计策可谓非常高明,冯亭的决定如果成功,将会直接让韩国走出被秦国连年的进攻压力,使强大的赵国帮助阻挡秦国的铁骑长矛。既然已经成为一颗弃子,冯亭想让这颗弃子发挥最大的作用!但如果计划失败,赵国不接受上党郡,上党会直接落入秦国手中。随后,已经疲惫不堪的韩国将会迅速在秦国的强力进攻下灭亡。

便宜占还是不占?

当使者来到赵国后,赵孝成王真的很想要这17座城,就找平原君、平阳君两名近臣商量。平阳君觉得当前形势比较明确,如果要了上党郡,秦国必定来攻,是明显的祸害。平原君则认为虽然有风险,但是白送的17座城真的很香甜,不如试试。最终赵王没有禁住诱惑,接受了上党郡。为了防御秦国报复,派名将廉颇带大军在上党郡前方的长平城驻守。

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秦昭襄王知晓此事异常愤怒,决定报复。先夺取上党郡,后攻打赵国,由此引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虽然得了17个城池,但只占有2年时间便被夺走,又因长平之战损失全国大半兵力,国力衰退,赵国这才叫得了便宜吃大亏。

《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

搅乱战局

细观当时背景,秦国一统天下的决心从未迟疑,在此之前已绕过韩国攻打了赵国,但以失败告终。谋士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让秦昭襄王改变策略,结交赵国,先打韩、魏。韩国本已派使者向秦投降,献上上党郡17座城池,但上党郡守冯亭的一个决定,把本作壁上观的赵国也拉下了中原战局的泥潭,拖延了秦国进攻六国的战略部署,把魏、赵、韩逼到一条战线。而以此引发的长平之战,虽然胜利,但也严重拖累了秦国的战争储备。

冯亭这位上党郡郡守的决定使韩国又苟延残喘了32年,直到公元前230年才被秦国所灭。但不论如何,秦国一统六国的目标终究还是实现了。这不仅因为秦国的强大,还因为其他六国不甘于被吞并、不想被削弱的私心。虽然高明的计策让自己保存了部分实力,但六国也在“自保”与“引祸”中逐渐丧失了攻守联盟、共同抗秦的机会,秦国最终逐个击破,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