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海军决策者的他,被派往上海主持工作:去了就有威慑力

2023-12-20   彤陌红尘

原标题:1976年,海军决策者的他,被派往上海主持工作:去了就有威慑力

1976年10月,上级为解决上海问题,决定派得力干部进驻上海,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稳定局势。

上海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过去也是一样。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举足轻重,上海稳定,全国就稳住一半了。为此,叶帅建议派一位有军队工作经验,又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去,并建议苏振华挂帅。

苏振华原名苏七生,顾名思义:家里的第七个孩子。

1928年,彭德怀发起平江起义后,苏七生找到红5军要求当红军,因为年纪小,就让他长大了再来。回家后,坚决要求参加赤卫队。在游击队历练一年多后,1930年,如愿以偿参加红5军。

因为读过几年书,有一些文化,在1932年担任连指导员,从此走上政工岗位。

1934年4月,他调任红3军团5师13团政委。在长征中,红3军团取消师建制,缩编为4个大团,苏振华担任12团政治处主任。娄山关战斗时钟赤兵负伤后,他接替政委一职。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苏振华在一线做过政治工作,担任115师343旅兼鲁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委、5兵团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5兵团在杨勇与苏振华的领导下,解放贵州。当贵州成立省委后,苏振华担任省委书记,这一年才37岁,是一个年轻的一把手。

贵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许多地方,田土不能以大小计算亩数。省委成立后,他的任务是摧毁旧政权,建立革命秩序,恢复生产,支援战争。

1954年,在贵州工作5年的他,调任海军担任副政委、政委。

苏振华在海军工作13年,到1967年,受到冲击靠边站多年。等到恢复工作时,已经过去了5年之久。1972年,他放弃海军第二政委的职务,要求到基层,担任了副司令员。

8个月后,他被任命为第一政委,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并且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党内地位提高。他实际上已经成为海军的决策人。

不过,妻子人不希望他被选进政治局,因为那时候的情况复杂,还是希望他多做一些实际工作。可既然上级选择了他,也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上级准备派人解决上海的问题,因为有人要闹事。为稳定经济中心,需要派出得力的老干部。叶帅推举苏振华挂帅,李先念表示同意。

苏振华不仅有地方经验,有军队经验,更主要的是,东海舰队就在上海,一旦发生情况,他这位海军领导人可以可以随时调动。就这样,苏振华、倪志福、彭冲被任命第一、二、三书记,并选调187位干部,进入上海工作。叶帅说:只要你到上海,哪怕躺在那,也是对一些势力的沉重打击。

1977年,上海的情况得到稳定后,他到北京汇报工作。此后,为上海的建设发挥了重要重要,北仑港建设、上海宝钢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