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嚣张的日军曾经口出狂言,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占领中国。中华大地的儿女们揭竿而起,唤起体内的热血,与日军开启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在这场战争当中,一个又一个的抗日英雄挺身而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抗战将领——方先觉。
一、一个误会引发的军事奇迹
1944年8月8日,在这片饱受战火影响的土地上,见证了一个军事奇迹的存在。衡阳城在抗日战争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城池,其地位不亚于重庆和昆明,有着“小上海”的美誉。自从长沙落入日军的手里以后,日本人就将下一个目标放在了衡阳城上面,如果日军的计划得逞,那么我国的大陆交通将会被彻底打通。
衡阳保卫战一度被全世界公认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在这场战争当中,气势汹汹的日军始终没有能够全面攻占全中国,于是征集大军,想要发动一起全面进攻,企图一举占领全中国。伴随着长沙的沦陷以后,衡阳变得岌岌可危。
战场两军双方都十分清楚衡阳的重要性,日军大举集结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攻占衡阳城,而我军坚守在阵地的是方先觉将军。这位将军可以说是作战经验十分地丰富,曾经获得无数的荣誉,征战南北,打过无数知名的战役。
在衡阳保卫战开始之前,那是一个深夜,蒋介石亲自拨通了方先觉的电话,命令方先觉所属第十军坚守衡阳,死守7天的时间,尽最大可能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指令,却被方先觉将军误以为是坚守47天。
一次误会引发了一场军事上的奇迹,方先觉心中虽然充满疑问,但是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在此之前方先觉因为在常德会战当中展示了自己优秀的作战指挥能力,被嘉奖了一块匾牌引得无数人的嫉妒,而这次战斗将会再次证明方先觉。
二、血战衡阳城
在衡阳保卫战彻底打响的前一天晚上,蒋介石放心不下,再次拨通了方先觉的电话,殷切叮嘱第十军“在此国难当前,人人发奋自勉,个个肩此重任,不负我对第十军期望之故。”,衡阳城上全体官兵个个视死如归,城下的日军来势汹汹,大战一触即发。
方先觉所率第十军不负众望,在这座古城当中硬是以自己一军之力,抵挡了十倍于己的日军兵团将近48天的时间,衡阳保卫战,战况惨不忍睹。根据后来城中逃亡出来的一位空军军官讲述,最终被破城的衡阳,城内一片混战,城内早已是一片瓦砾。
当战斗结束之时,衡阳第十军早已弹尽粮绝,死伤总计1.5万人,其中有七千余人为国捐躯,而日军同样是付出了超过7万人的死伤、4.8万人被击毙的惨重代价。
这场战役成为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的抗战历史上战斗总时间最长,所属双方投入兵力伤亡最多的城市争夺战。日方也正是这段战斗,也是日军战史唯一记载的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日军也明确表示这场战役牺牲之大,令日方政府感到惊人。
经过了长达四十多个昼夜的激烈战斗后,我军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一面。但是长期被困,将士们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医药物资的匮乏,武器装备损坏,衡阳孤城孤立无援,城中所属的就连非战斗人员都开始举起武器投入战场当中。
即使如此面对着日军强大的火力攻击之下,我军面临溃败,在走投无路之际,方先觉向重庆方向发出了最后的一封电报,在这份电报当中,方先觉将当前的危机情况已经如数报告给国民政府,向政府表达第十军全体官兵忠诚为国的决心,表示只能来世再见的决绝。
但是在受到下属的极力劝阻之下,方先觉最终选择带着千余名士兵投降,1944年8月8日,衡阳落入到了日军手中,历时47天的衡阳保卫战落下了帷幕,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中国战败,日军惨胜。
三、光荣的失败
在这样一座古城当中,苦苦支撑的第十军,始终等不到曾经约定好的援军,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各自针锋相对,前方战线吃紧、后方紧吃,谁也不肯发兵救援方先觉,此时的方先觉的内心早已悲痛万分,下定决心要以死报国,发出电报以后就决定自杀殉国。
死何其容易,生如此艰难,方先觉一人自杀,当然可以留得一个千古留名的美誉,可是自己所率的七千官兵子弟,他们将会被城外的日军全部斩杀,那个时候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方先觉最终选择了背负“投降”的骂名,选择苟且偷生,就是为了保全自己部下的性命。
方先觉可谓是将忠义报效给了国家,将生命留给了部下,把所有的骂名揽到了自己的身上。1949年年底,方先觉离开了这片曾经征战多年的大陆,来到了台湾。在他晚年的时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成书,一本《衡阳坚守战回忆》永远地记录了他与衡阳的光荣战斗。仅凭文字,就能够让后人感受到当年战况惨烈,在枪林弹雨当中感受到战士们的坚持与牺牲。
后来有很多人认为方先觉是汉奸,认为方先觉的行为有悖于中国民族抗争到底的精神,也有人认为方先觉的晚节不保。无论世人如何看待方先觉,哪怕是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方先觉仍然是会选择保全上万将士的性命。
四、总结
衡阳保卫战堪称军事战争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保卫战”,而这场战斗当中的主人公方先觉却遭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在这场战役当中,方先觉和他所率的第十军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意志力。如今的盛世和平,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革命前辈曾经浴血奋战,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在这片华夏大地当中,有着无数的仁人志士曾经流血牺牲要牢记历史,时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