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自欺、不欺人、不被欺

2019-12-03     我的天然工坊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死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人到中年,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

生活不容易,但我们可以活得简单。尽量做到三不欺,人生便也通透轻松很多。


不自欺

一个人要真正的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人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对自己诚实,才能看清浮华,获得内心的丰盛。

孔子初次参加祭祀典礼,很多规矩都不懂,于是请教身边的人。

有人就笑话他,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不懂,不能假装懂,所以要请教,这样才能不出岔子。

对自己诚实,是一种极高明的智慧。

真正睿智的人,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很多时候,我们碍于面子,常常会不懂装懂。如此一来,失去的不仅是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久而久之也会养成一种“装”的习惯,面具戴久了,内心其实很累。

还有一种自欺,就是过高的评估自己的能力。

郭德纲曾经在节目中讲过一件事。

岳云鹏刚刚走红时,找他拍戏的络绎不绝。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他一度迷失其中,内心开始变得膨胀起来。

这种苗头被师傅郭德纲看在眼里。他找到岳云鹏,狠狠地泼了他一头冷水:

“为什么找你拍戏,是因为你会演戏吗?你可以会,你也可以不会。

你是说相声的,人家找你并不是因为你演戏演得多么好,而是因为你现在有点儿腕儿,用你是为了给他们的戏添彩。

中戏、北电那么多专业学影视表演的演员,都没有活儿接,凭什么找你?是因为你出色的演技吗?

不!你当初在炸酱面馆卖面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找你拍戏呢?你真的以为自己是岳老师、岳大爷?”

岳云鹏听完师傅的这番教训,顿感羞愧不已,从此把重心放在相声上,扎扎实实地苦练技艺。

通过十年时间积累了深厚的功底,才成了如今红透半边天、身价不菲的相声艺人。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平台的影响力,当作自己的实力。

那些无法认清自己是谁的人,容易在自欺里迷失了方向。

时刻保持反省的状态,保持谦逊,一个人才能去掉外在的遮蔽,认清自己。

和自己做朋友,每天留一刻钟和自己对话,哪些是光环,哪些是我的不足。

勇敢而诚实的面对自己,这一刻钟可能比当天的20几个小时更有价值。

不欺人

一个不欺骗自己的人,对自己能做到诚实,对别人的欺骗也会相对减少。

保持内心的真诚,才能不向别人使用手段。

年轻时,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做议员,他有一位叫玛格丽特的长得很丑陋的女同事,两人的政治主张大相径庭。

两个人动不动就在议院争论得面红耳赤,每次都不欢而散。

有一天,丘吉尔午餐时喝多了酒,醉熏熏打着饱嗝,摇摇晃晃来到下议院开会,正巧在走廊里碰见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怒气冲冲地对着他吼叫:“你又喝醉了!你失态的样子真让人恶心!”

丘吉尔正在酒劲上,马上反击道:“是的,你说的没错。我喝醉了确实很恶心。但我酒醒了就不恶心了。可是你呢,天生很丑,昨天很丑,今天很丑,明天同样还是很丑!”

这简直太过分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羞辱,玛格丽特当场被气哭了。

平心而论,丘吉尔的做法非常的不绅士,估计是因为酒喝太多的缘故。

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在下议院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玛格丽特对丘吉尔一定恨之入骨。

1939年,国王提名丘吉尔出任首相一职,但必须获得议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同才合法。

有人反对丘吉尔任首相,联络一些议员打算投反对票,他们去找了玛格丽特拉票,觉得她当年被丘吉尔羞辱,这次一定会加入反对丘吉尔任首相的阵营。

让所有人意外地是:玛格丽特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她说:“我全力支持丘吉尔,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我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领导英国,在我见过的人当中,他的勇气智慧以及他的爱国心,无人能出其右。”

从这个意义上说,玛格丽特是真正的君子,她虽然不认可丘吉尔的生活方式,然而,她内心深处,敬重丘吉尔的才华和爱国情怀。

她尊重了自己的内心,也尊重了对方的才华,在关键的时刻,能做到不自欺也不欺人是一种深明大义,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因为不自欺,所以不欺人。

只要内心的闸门不曾松懈,无论外界多污浊,我们始终都能保住内心的善良。

不被人欺

一个人不自欺,不欺人,那么谁又能欺骗得了你呢?

最近看到梁冬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好人,受骗的总是善良、正直、有智慧的人呢》。

他讲到:平时挺聪明的一个人,居然就上当受骗了。

一些老干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就为了节省一点点小钱,去买一个所谓有医疗保健功能的床垫,打款给别人后被骗了很多钱。

骗子虽可恨,但我们贪图这件事情的好处,很容易就上当,这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喜欢吃的人,就容易被美食所吸引;

喜欢漂亮男(女)人的人,就容易被颜值所吸引;

追求爱情的人,特别容易被那些看起来像真爱的行为感动;

喜欢占便宜的人,可能会被一点好处就带走;

喜欢金钱的人,容易被各种投资诱惑……

所以,不被欺不仅需要理性和智慧,最重要的是克制欲望。

无欲则刚。让我们上当受骗的其实是我们的欲望。

善良之所以会受到伤害,很多时候是失去了底线和原则。

佛家言:悲智双运。慈悲应该有,智慧不能丢。

智慧从哪里来?

从人生的经历、反省、思考里来。不自欺,不欺人,就是智慧的源头。

人有“自欺”,才会“欺人”,最后当然要“被人欺”,这就是一个轮回。

不自欺,不欺人,就很难被欺。根源的改变,让生命进入良性循环。

换言之:人要自爱,才能爱人,最后自然可被人爱。人要自尊,才能尊人,这样才能使人尊你。人要自立,才能立人,这样才能让别人立你。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一切问题都是自身的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问题。

不要管外界的环境如何,只要修好自己的身,守住自己的心,人生自然能得圆满。

活到这境界,人生自然就洒脱了。

不求事事周全,但求能时刻觉察自己的内心,尽量少些自欺和欺人,心中事少,生活中烦恼自然少,才有越活越好的可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2PG7m4BMH2_cNUgfL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