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永磁元件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3-08-18     普华有策

原标题:我国稀土永磁元件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我国稀土永磁元件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稀土永磁元件行业概况

永磁元件又称硬磁元件,是一种磁化后去掉外磁场,能长期保留磁性,能经受一定强度的外加磁场干扰的重要基础功能元件,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特点,能够实现电信号转换、能量传递等重要功能。稀土永磁元件是指以稀土金属元素与过渡族金属所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础的永磁元件,是最大磁能积最高的一类永磁元件,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稀土永磁元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磁性强、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应用领域已渗透到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核磁共振成像仪、音响设备、微特电机、移动电话等各个方面。

已商业化生产的三代永磁元件,即钐钴永磁(第一、二代)及钕铁硼永磁(第三代)。钐钴材料的化学式为SmCo5和Sm2Co17,钐钴永磁具有工作温度高、耐腐蚀性等优点。钕铁硼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稀土永磁,其剩磁、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比钐钴材料高,不易碎,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合金密度低,有利于磁性元件的轻型化、薄型化、小型和超小型化,在各类稀土永磁中产量最高,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工业电机、消费类电子、清洁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稀土产业链中,稀土永磁元件位于产业链中游,首先由负责稀土开采冶炼的上游厂商将所开采的稀土矿进行冶炼分离,分离后将得到各类稀土金属以及氧化物的精矿,再将稀土精矿出售给中游稀土永磁元件厂商,由中游厂商进行深加工后得到稀土磁性元件等产品,最后根据不同稀土产品功能特性,由下游厂商将其运用于下游各个领域。

2、行业市场规模

稀土永磁元件等产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在全球稀土消费量中占比最高,为35%。虽然稀土永磁元件等产品,只占据35%的消费量,但占据了高达91%的消费价值,是稀土消费价值最高的领域。我国既是稀土永磁的最大生产国,又是最大的消耗国。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主要稀土功能材料产量保持平稳增长。稀土磁性材料方面,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20.71万吨,同比增长16%;粘结钕铁硼产量9380吨,同比增长27.2%;钐钴磁体产量2930吨,同比增长31.2%。2022年上半年,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5%;粘结钕铁硼产量4490吨,同比增长2%;钐钴磁体产量1490吨,同比增长14.6%。稀土永磁元件产量有望持续上行。近年来,在稀土永磁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打开的背景下,我国稀土永磁元件生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传统需求如消费电子等稳健支撑;新兴需求如新能源车、工业电机等蓬勃发展。具体如下:

(1)消费电子领域

消费电子产品是指供消费者日常生活使用的智能电子硬件产品,包括手机、电脑、电视、音箱、投影仪、摄影设备、便携音娱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随着半导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消费电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快速的拓展,已发展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科技产业,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产品逐渐向小型化和轻薄化发展,钕铁硼永磁由于磁性能优异、精度高、体积小、机械性良好、应用成熟等优点,成为了各类消费电子设备扬声器、传感器、电机、影像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理想制造材料。随着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稀土永磁的市场需求相应增加。

(2)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在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成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目标的宏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大幅增加,相应的稀土元件市场规模必然相应增加。

(3)工业电机方面

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将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等关键材料及电机的更新升级,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政策的助推下,工业电机及部分关键材料更新升级加快,有望实现稀土永磁需求高增。

3、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稀土永磁行业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首先,稀土永磁元件的生产技术要求高,需要掌握稀土元素的提取、混合、成型、烧结等核心技术;其次,稀土永磁产品性能要求高,高性能永磁元件通常用于制造永磁电机等高端产品,对产品的磁性能、耐腐蚀性等有较高要求。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全面的掌握相关技术工艺,存在工艺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稀土永磁元件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稀土永磁元件的市场需求变化较快,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伴随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具有较高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才能够在稀土永磁元件行业中获取市场份额。

(3)人才壁垒

技术来源于深厚的人才储备,效率来源于优秀的管理水平。具备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及管理团队是保证企业研发与生产水平先进性、持续性的必要条件。稀土永磁元件行业要求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磁学、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电气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设计、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目前国内稀土永磁元件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培养,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培养足够的专业人才以建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存在专业人才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稀土永磁元件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0d9bee6bb673dbfd49be6c7ee40db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