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生态公园
文/石清华
自从看了宣传图片后,早就想去看看,不论好坏,就算差到不堪入目,也只是半天没有打花牌的损失,无关紧要。
八点二十分钟从南平出发,骑上电动摩托车经过金岗、永兴、双潭、朱家嘴、榨岭村到闸口镇,二十一公里。横穿比较热闹的闸口镇,行长河村到崇湖渔场小集镇,十一公里。再走黄岭村过沙厂到月湖生态公园,十一公里。沿途豆麦深绿、蓬勃向上;牛猪狗叫、水草树碧;民宅对望、车辆相鸣。漫漫游、细细看,别是一番滋味,不虚此行。站在公路西望,与很多人造的景点大同小异:进门处是高大、宽阔的木制大门,两边是对联,横幅是“月湖生态公园”,宣传图片的第一页即是拍摄的这里。
十点钟去点午餐虽有点早但没吃早餐,尽管早了点,靓丽的服务员仍然很热情地接待。她先带我去充电,然后我点了螺蛳肉干锅,她笑容可掬:“马上去做,二十分钟即可做好。”说完带我到月怡香小餐厅,虽然椅子已经摆好,客人若要坐时坐下即可,但她特意地把椅子挪了一下对我说:“请坐,我给您泡一杯茶。”
“谢谢,我有茶。你去忙吧,我到门外转转。”
“好的,请您不要走远了,上菜后我好喊您。”
“谢谢。”
那份热情,有宾至如归之感。一般的家庭,成员间没有这份热情,就算是举案齐眉,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出餐厅到大门边看宣传栏,这里大约是脱贫致富的样板,广告的图片全是宣传栏里的,应是生态园的几个闪光点。
“喂,老板,您的菜已经上了,请您去吃饭。”
“谢谢,但我不是什么老板,你叫我老石吧。”
八十元的干锅,数量充足味道可以但咬不动,不怎么好吃,螺蛳肉可能就这个样子吧。三十元一斤的酒却很差,显然是用发霉的稻谷酿造的。那是经高温蒸馏过的,菌应该杀了,但发霉稻谷的气味仍在。这细微的差别,不喝酒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主人大约不是故意的,反正不多,且不要命,慢慢喝吧,刚好配着咬不烂的螺蛳肉细细地嚼。正吃喝时,一只小黑狗跑进来坐在我的脚下,也许是想让我给它点吃的,可螺蛳肉个头太小,不好给。如丢在木地板上,又会弄得油迹斑斑,只好不给。过了会儿,小狗抗议:先是用瓜子抓抓我的脚,见无动静,又用牙齿咬扯我的裤管,不得不把它赶出去,然后关上门。过了一会儿才把门打开,门一开,小黑狗又来了但没进餐厅,而是坐在门槛外边望着我。哎呀,这小狗挺懂事,可能是担心打扰了客人。我拿来一次性碗,将螺蛳肉夹了一些放在门外,小狗吃得有滋有味,大约比我的感觉好多了。酒菜虽不如意,但服务员的盛情叫人心里暖暖的。
先绕生态园外圈一周,外圈北、西是面积不大的果木苗圃,南面是即将成熟、长得很好的油菜,东靠县级公路。内圈是一个边长大约两百米的生态园。全是人造的:花草果木、鸡鸦鹅鱼、小桥流水、小径蜿蜒、假山亭台、文化长廊等。长廊里有麻豪口镇出生的名人王竹溪,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宋一平,原名田道文,终身投入革命,相当于副部长级别,自然也是公安县的名人,从照片看,很像周恩来总理。三国时期的陆逊,说是曾在这里活动过,此处湖水相通,大练水兵,也是可能的。在园里左三圈右三圈,林荫下走一走,亭子里坐一坐,吊床上躺一躺,也只要九十分钟。不论你怎么看,都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两点多钟,骑车经过东清河桥。东清河,有鹅鸭嬉水,弄得碧波轻漾。两岸一栋挨一栋的小楼房,向南北延伸,不见尽头。这河如小家碧玉,似血管维系着两岸人民的生命,又如母乳滋养着周边人民的躯体。
沿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东向,经过赵家沟、马尾套、郑河、黄水套到白龙港村,十三公里。若从白龙港沿长江大堤走,则进入原南五洲公社入杨厂。我走柳子河南堤入杨厂,则路程少一点。白龙港村有轮渡过长江可到石首市的新厂镇,这是个看上去很有田园牧歌的宁静港湾。只是来去的机渡船才把古老的文明带进了现代社会。它是从前的一个乡政府所在地,一个小集镇,四面被安全堤围着,可能是荆江分洪工程中设立的一个安全区。现为村部所在地,与其他地方一样:当年的政府机关及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已是人去楼空,那时高大漂亮的房子已经破烂不堪,我甚至有点担心,如不采取措施,一旦倒塌,碰巧砸死了行人那该多麻烦。顺白龙港村大堤北上,隔柳子河与原来的南五洲公社相望。大堤两岸大多是高大的白杨,堤面既是防汛通道,也是乡村公路,比一般的乡村公路要修得好,但河道窄、水浅少,显得有点小家子气。到北堤村时走了十七公里。北堤的新街街道建在大堤的北面,清一色的装饰华丽的两层楼房,老街在南面的堤坡下,可能也是破破烂烂的了。从北堤经杨厂到斗湖堤的家,三十二公里。全天行程一百零五公里。
出去转一转、游一游、不紧不慢,尽管山水都是相似的,但总也看不厌。
(2021年4月28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