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我的星辰大海
作者: 陆俊伟
来源:庭前独角兽 原标题:我的5次追星报告
乐 · 活
作者|陆俊伟 一中院
在爱上拍摄星空之前,对星空的记忆可能就只有小时候在自家院里,抬着头,不断地追问着爸妈,哪颗是北极星,北斗七星在哪里。长大后,在日益繁华的城市夜晚,星空就像是城市的背景板,烘托了霓虹闪烁华灯璀璨,自己却被人忽略,我也很少再抬头寻找星空。
#01
第一次拍星空
# 新西兰
第一次拍星空,就是在全世界星空摄影爱好者的圣地。
那是几年以前的冬天,我们的生活里还没有“疫情”的时候,我跟着魔都“稻草人”旅行社前往新西兰,行程中有一站是“Tekapo”,一座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小镇。小镇非常小,但却有着世界第一个星空保护区。听说从1981年开始,那里的人们就减少使用灯光,搬离工厂,精确设计路灯,夜晚采用钠灯,只为减少光污染,维护夜晚星空的纯净。是什么样的星空值得人们如此呵护,什么样的星空值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打卡?出游之前我就对星空保护区充满了期待。
(印象中的老法师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当天驱车前往Tekapo的一路都阴雨绵绵,下午到达之时更是狂风大作,气温骤降。我们一行人来到小镇山顶的星空咖啡馆打卡。
当地人说,这样的大雨到晚上肯定是看不到星空了,所有人的脸上顿时写满了失落。晚饭后,没想到天气突然放晴,天空还挂起了彩虹,用落霞与孤鹜齐飞来形容Tekapo的晚霞似乎也并不违和。
(Tekapo雨转晴)
入夜,雨虽停,但天上的云还是很厚,完全没有消散的迹像。同伴们陆续开始休息,我们的Tekapo之行似乎只能遗憾而归,实在让人无法释怀。
到了午夜11点,领队“二牛”兴奋地说“云散了,能看到星空了”。我跳起来推开门,抬头一看:深邃的夜空,数不清的星星,像在蓝色丝绸上撒了无数碎钻,毫不吝啬它们的光芒,光芒耀眼夺目又让人挪不开眼。古人诗中“星垂平野阔”“星汉灿烂”描述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星空,这是真正的“银河落九天”。
就那一眼带来的视觉冲击,超过任何一幅网络上看过的照片,让人除了震撼,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二牛问我:“去好牧人拍星空吗”“去啊,必须去,来都来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到。
为了减少光污染,Tekapo的路灯基本是照不亮路的。于是,我俩全程抬着头,生怕下一秒银河就消失在视线里,从住地一路摸黑狂奔至好牧人教堂。到了以后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老法师,一个个架着专业的设备寻找着最合适的角度,用着带着各国口音的英语交流着,共同的追星爱好将各国游客串联在一起。而我所有的摄影装备,只是一个挂着套头的微单。在二牛手把手的指导下,我拍出了我人生中第一幅星空照片,二牛还拍下了我第一幅与星空的合影。
(第一张星空照片-好牧人教堂)
(第一张星空合影)
那时的我,没带三脚架,不懂全画副、大光圈、长曝光。那时的我,完全不知道拍摄星空要做哪些功课和准备。但 从那一刻起,我很清楚自己将由此踏上追寻星空的路程,而星空会成为我内心深处的一份执念。
后来,我又去了北疆、川西、南疆、大西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雪山大漠落日长河的壮美,而另一方面,更多是为了追寻浩瀚的星空。虽然这些地方交通住宿相比更加艰苦,但越是远离喧嚣,越是能看到璀璨星空、浩瀚的银河。
无论去哪里,夜晚的时候我都会找一片安静的地方走一走,静静仰望星空,好像是在赴一场与星空的约定,好像在赴一场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的约定。
#02
“
第二次拍星空
#北疆 禾木
第二次拍星空,是在北疆喀纳斯禾木村。
夏夜的禾木村非常静谧,离开小木屋,除了禾木河奔流而过的声音,就只有脚踩在地上的沙沙声。
是夜,天气晴好,但由于第二天一早计划登高看晨雾日出,加上夏天的北疆直到晚上10点后才能完全变黑,旅途疲惫,同行的小伙伴纷纷早早睡去,而我决定小木屋周边走走,看看喀纳斯的星空。
由于随身也只带了手机和便携三角架,于是开始用这最为简陋的装置进行简单尝试。试了几个参数都不是很理想,后来才知道,一方面是手机cmos的感光能力相比相机还是弱很多,另一方面则是天上完全没有月光,虽然繁星肉眼可见,但却很难被手机记录清楚。没关系,拍拍星轨一样有意思。
#03
“
第三次拍星空
#稻城亚丁
第三次拍星空,是在稻城亚丁。
(亚丁夏诺多吉日照金山)
川西之行的每一天,我都在期待能遇到完美的拍星条件。机会终于在行至稻城的那两天到来了。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天气条件以及银心升起时间都很合适。
头一天在香格里拉镇上的酒店顶楼尝试拍摄,但是光污染严重,地景也很一般,拍出的照片也不尽人意,但没想到正是这不尽人意的照片却在第二天引起了同行伙伴们对星空的兴趣。
(摄于香格里拉小镇酒店楼顶)
我们临时决定来一场行程计划之外的星空之旅,但是去哪里呢?说来也巧,路上正好遇见一位当地面包车司机,一番交谈下来,他很热心地告诉我们最佳拍摄地是在亚丁的观景平台,并愿意载我们过去。
观景平台当天的能见度非常好,肉眼可见的银河带着实让很多第一次见到的小伙伴兴奋不已,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在Tekapo的样子。于是,带了设备的架好机位,一顿忙活。没有装备的便抬头仰望,静静欣赏。但是没拍多久,一轮满月爬上山头。在这海拔高,天气通透的夏夜,这轮满月尤其“皎洁”,明亮的月光盖过了繁星点点(终于感受到什么叫“月明星稀”),想拍好银心是困难了。
(亚丁观景台银心)
但好在雪山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巍峨,于是大家调整角度对着雪山又是一顿狂拍。
(亚丁观景台雪山星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是半自由行认识的团友,原本大家还略显生分,但正是这次探星之旅,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拍星之余,大家团座在一起,苍穹之下,分享彼此的人生经历,畅谈梦想和远方。
(手机拍摄的我和小伙伴们分别星空下的合影)
#04
“
第四次拍星空
#南疆
克孜尔尕哈烽燧
第四次拍星空,南疆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
南疆的行程比较赶,白天舟车劳顿,晚上温差很大。由于去的时候是秋天,北半球夜晚早已不见银心。其实最好的拍摄机会是在塔什库尔干县的时候,但所在两天云层太厚,着实不出片。
行至库车那天,同行之中有个花名“红叶”的小伙伴,作为药企研发主力的工科生,对历史的热爱真的超乎想象,说是一定要去看看克孜尔尕哈烽燧(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于是,看到当晚天气正好,在她的倡议下,我和来自广州某大学的“姜老师”随即附议。人生地不熟没关系,有了上次亚丁“成功”经历,我们很快找到一当地出租车司机,商量好价格便包车出发。近10公里的车程,大家都盯着窗外,愈远离城镇越是感慨星空的清晰震撼。
到了目的地以后,高大的烽燧在旷野之中屹然矗立,被自然侵蚀的身躯似乎在倾诉着历史的沧桑,时值长安十二时辰热映,看到烽燧油然有种陇右兵的代入感。由于当天相机故障,所以只剩下运动相机记录的噪点感人的画面。
#05
“
第五次拍星空
#青海
大柴旦、茫崖翡翠湖
第五次拍星空,青海大柴旦和茫崖翡翠湖。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次行程从计划之初就尽显充分。
时间上,选择了北半球可见银心且不至于太晚的初春之迹,而且为了避免月光的过度影响,特意选在了农历月初(有月光但不至于太亮)。
路线上,选择了波特尔等级只有2级(业余天文学中用以测定天空亮度的分类等级,共9级,从1级为地球上能看到的最黑程度的天空,9级为繁华城市市中心的天空)的大西北青甘环线。
装备上,带上微单相机,以及大光圈广角定焦镜头,三脚架及快门线,手机也准备好了各种拍星工具app。
可以说,当你努力想干成一件事的时候,好像全世界都在帮你。这次行程,没想到会结识和我有着一样目标追求的小伙伴。甚至有摄影摄像行业创业者,有多专业,可见下图:
终于,我在大柴旦和茫崖翡翠湖完总算拍到自己比较心怡的星河照片了。
(大柴旦接片)
(茫崖翡翠湖接片)
(大柴旦星空延时)
(翡翠湖星空延时)
星空延时拍摄之际,我们探星小分队又用手机开启了自嗨模式。
自已也曾想过,为何对星空银河如此执着。我觉得,可能是在于星空银河本身太过璀璨浩瀚让人向往,也可能是守候一次完美的星空不像其它美景那么简单,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好运气加持的独特魅力,还可能是每次追星之旅行总能让我结识新的朋友,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无论如何,在这样的星空下, 人变得渺小了,周围的山和湖也变得渺小了,对一切的好奇和探索变得格外地有意义。星空见证了那么多历史,寄托了那么多期许,它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坦诚, 与其说是我们在遥望星空,不如说是星空在凝视我们。星空静默地凝视着我们,凝视着山和湖,千百年不变,亿万年不变。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