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不要钱也演,这港片巅峰再也没有了

2019-07-30     牛牛影视创想

这几年,香港电影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少了。

今年上映的一堆港片,都是过亿成本的制作,口碑却扑了大半。

这时候,不免怀念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

成本有限,拍摄条件粗糙,却依旧能让人全程拍桌直呼“牛X”。

比如这部:

250万港元成本,19天拍摄。

却拿下一个金像奖(6项提名),两个金马奖(4项提名)。

有人曾评价它是“香港枪战戏的巅峰之作”

虽然有些夸张,但却真实表达了它在港片中的地位。

它就是——

《枪火》

一看演员,就是当年纯正的港味儿——

黄秋生、任达华、吴镇宇……

众星云集,250万港元成本在当年,只够付完所有人的片酬。

但他们还是来了,只象征性收取一点片酬,甚至倒贴自己的衣服和车子。

只因为导演杜琪峰,和他身后的银河映像。

杜琪峰

对港片了解不多的人,可能不了解杜琪峰和他创办的银河映像

杜琪峰,香港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他和他的作品31次获得金像奖提名,其中5次获奖;

15次获得金马奖提名,其中4次获奖。

在成立银河映像前,他拍过许多不同风格的电影、电视剧。

而他最近20年的电影生涯,都与银河映像紧紧捆绑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拍自己喜欢类型的电影,也为了巩固导演在拍摄中的地位。

1996年,一家叫“杜琪峰和他的朋友们的公司”“银河映像”的公司诞生了。

在杜琪峰的带领下,银河映像在黑色电影道路上,越走越远。

《暗花》《神探》《PTU》……

黑、狠、冷的风格,独树一帜。

既有商业片的基因,又有艺术派追求。

既满足大众对爽片的需求,又在各种镜头设计上,掌控到极致。

但银河映像诞生初期的作品,虽然叫好,却没有得到任何重点奖项的认可。

直到1999年《枪火》出现。

起先《枪火》并不被看好,因为当时整个香港电影大环境,开始走下坡路。

250万港元投资,也来之不易。

都这环境了,有钱就干呗,不挑。

虽然用友情价请到了各位主演,但还是得精打细算。

为了节约胶片,镜头几乎都是一次过。

为了不超支,就连故事主线,也得修改得尽量简单——

黑道大哥因为遭到袭击,所以请了五个保镖。

大哥的保镖,必定不同寻常。

五个保镖中,有拉皮条的神枪手,有早已退出江湖转行做“Tony老师”的大佬,有依旧活跃在一线的,有精通枪械的,还有一个有年轻气盛的。

总而言之,各个都是黑道的一把好手,身手不凡、胆气十足。

他们一边需要保护大哥,一边需要调查袭击大哥的人。

虽然主线简单,但每一条线都被利用到极致。

因为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杜琪峰必须不停思考,怎样才能让每一幕,都能一次性做到最好。

所以《枪火》一定程度上,是压迫中诞生的作品。

大刀阔斧砍掉细枝末节后,只留下最单纯的表现形式。

出场人物多,没有太多情节去铺开每个人的性格。

怎么办?

杜琪峰还是做到了。仅靠少许的动作和细节,就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个性和特征。

比如黑帮大哥受袭后,第一时间说的那句“把阿鬼叫来”,就足以表现阿鬼在五人中的最强的实力。

而从阿信在给别人的烟里藏火柴的恶作剧,明显表现出,他是五人中最不擅长隐藏自己的人。

这为后来他的祸事埋下了伏笔,这一点,我们先按下不提。

比起用情节铺开人物,这种直观的表现手法,能留给观众的余味更长。

而这部片中最著名的那场商场枪战戏,其实也是压迫的产物。

商场的使用时间,只有晚上十一点到早上六点。

又因为没有剧本(不喜欢用剧本的,不止王家卫,杜琪峰算一个),杜琪峰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想象力、空间塑造力发挥到极致。

枪战戏其实不难拍,难的是如何让观众置身事内。

杜琪峰选择以静制动

——贯穿全片的画面风格,是绝对的冷峻。

大段留白,让你自行想象,也让你意想不到。

就像片名“枪火”中,那冰冷“枪”字一样。

——在无声中,突然迸发的行动、声响,直击心跳。

就像子弹出膛那一瞬间火光迸发的炸裂,这便是片名中的“火”字。

拔枪

这一风格在商场枪战戏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戏,也是整个香港电影史上,枪战戏的经典一幕。

五个保镖,陪着大哥,在商场中巡视。

突然的枪响打破了寂静。

袭击者突然出现,没有任何花哨的镜头,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子弹的来往。

五个人一面护着大哥撤退,一面与杀手正面交锋。

电梯站位图

五个人的站位,也在交锋中也发生了变化。

但无论如何变化,站位始终都保持严谨,从没有哪个瞬间是把后背留给敌人。

好不容易掩护大哥撤到底楼,观众原以为会安全了。

没想到下一幕,却是这样的站位——

仔细一看才能发现,明明是五个保镖加一个大哥,柱子后面竟然有8个人。

其中两个,是杀手。

双方僵持在这里。

不管谁先出手,这么近距离的站位,必有伤亡。

而且谁先出手,谁就处于被动。

紧张情绪,被堆砌到高潮。

再没有比“过瘾”,更适合形容商场枪战戏带给人的感受了。

但后来杜琪峰说,后面这个静止的镜头,仅仅是为了省钱:

站得越久,片子就越长了,时间这么多,也还是那个空间,这样很省钱。

扫兴但又实诚。

不过,这一“有心”之举,确实成就了一个经典。

但仅仅是枪战的过瘾,远远不能撑起这部电影获得的口碑与荣誉。

所有港片的经典,都逃不过——情味儿。

或亲情,或爱情,或兄弟情。

而《枪火》中所有情感的迸发,都留到了最后十分钟。

五个保镖虽然都是业务高手,但性格、背景各不相同。

在相处中,各自抱团,矛盾重重。

五人中的阿信,和大嫂有了私情。(阿信就是前面说的,在烟里塞火柴恶作剧的那个)

更让这五人的矛盾一触即发。

有人想保阿信,有人受大哥命令要处理掉阿信。

更有人是大哥派进五人中进行监视的卧底。

五人拔枪互指、各自为利的这段情节,更是能够载入影史的经典场面。

没有找到视频,暂用图代替吧

如果保阿信,让他逃亡,其余四人必定受到牵连。

如果杀阿信,兄弟情分崩离析。

看似是一个死局。

但最后两分钟的反转,令人拍案叫绝。

一群有血有肉的男性形象,在反转中,得到确认。(这里不剧透)

十几年前的港片,真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特别是鼎盛时期的银河映像。

一部《枪火》,让吴镇宇拿到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让杜琪峰拿到金马奖、金像奖的最佳导演。

之后,银河映像的电影,也让数十个演员,拿到了人生第一个最佳男/女主角或配角——

刘德华《暗战》、任达华《PTU》、郑秀文《钟无艳》……

虽然如今,每年还是会有一两部出色的港片,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资本上裹挟,人才上青黄不接。

只有老一辈在支撑港片。

杜琪峰去年宣布把公司事务统统交给游乃海,自己专心和韦家辉做电影。

但巅峰已过。

要重现银河映像的辉煌,太难了啊。

文章转载: 电影天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NNQmwB8g2yegNDSS2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