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到了,暑气也变得很重,让人浑身不舒服。尤其是需要户外作业,或身体适应能力较差的人,很容易中暑。
中医认为,中暑是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体感无力、口渴、胸闷等,重则头晕、耳鸣、体温升高、大汗淋漓、呕吐,更有严重者,可发展至昏迷、抽搐、高烧等症状。
想清热解暑防中暑,不妨多喝以下3种粥
1. 清热二豆粥
材料:绿豆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至熟烂为度,加入白糖即可。
作用:清热解暑、健脾化湿,适合夏季发热、头痛、口渴、消化不良时食用。
2. 西瓜皮粥
材料: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
做法:
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
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
作用: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3. 荷叶莲子冰粥
材料:荷叶一张,莲子10克,糯米半杯,冰糖少许。
做法:
先将糯米、荷叶、莲子分别洗净,糯米泡两小时之后再煮,莲子也浸泡半小时。
将半张荷叶铺在锅底,加入1500毫升的清水,如果没有鲜荷叶,也可以用干荷叶来代替,干荷叶首先要在清水当中泡过再用。
大火烧开水后,加入冰糖、糯米,煮开后转小火煲一个小时左右,再加入莲子继续小火煲20分钟即可。
作用:解热抑菌,健脾止泻。
动手按按合谷、内关、大椎这3个穴位,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如果已经中暑了,按一按,也能有所缓解。
如何取穴?
1. 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虎口上,拇指尖处。
2.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宽),两肌腱之间。
3. 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伸手摸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就是第七颈椎,往下推到凹陷处。
图源/网络
若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可以顺便按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外上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
除了按揉穴位,也可以在上述穴位处施行刮痧。
方法: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以约45度角从上往下刮拭,每穴3~5分钟。
Tips:刮痧板可用梳子、勺子、玉饰等钝圆物品代替刮痧板,刮痧油可用食用油、润乳油、润乳露或清水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