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之旅中,哪个景点给我的印象最好?寄畅园应是第一的,当然寄畅园的名气也不小,它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修建于明末清初,又称秦园,原主人是无锡名门望族,为北宋词人秦观的后裔。 寄畅园有别于江南城市中的宅园,表现的是城郊野趣的景色,乾隆,康熙皇帝尤为喜爱。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均为仿寄畅园而建。
寄畅园位于无锡锡惠公园里,是无锡比较著名的园林公园。对于都是建筑的设计来讲,还是更喜欢这种植物都多的园林,尤其夏天的时候会感觉更清新,更放松一些,尤其赶上人不多的时候,在园林里闲逛,或者找一处休息,在树底下乘凉,听着鸟儿叫,是一种享受,所以每年都会抽出时间放下城市的喧闹去这样清静的地方放空自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魅力。
之前看过央视纪录片《园林》讲述过寄畅园,所以也算是慕名而来,这是一座建于明朝时期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傍惠山而建,园主置身山水淡泊明志的品性得以体现。 寄畅园又名秦园,是因前园主秦金开辟为园,取名“凤谷山庄”,后继归属秦氏后人,后来张居正解职后,居园于此,寄畅园取名自“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该水池占全国三分之一,这是相比其他园林特色之一,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漪”。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园内之水与外部水系构成大循环,来自惠山脚下的二泉,经过两条渠道流入院内,一面是八音涧之源头小池,终日淙淙不绝,泻入湖中;一面来自东南角方池中的龙头吐水,经暗管流入湖中,湖水的出口在南,与惠山寺的水交汇后流走,虽然其水在园内并不循环,但是它与园外的水系统构成大的循环。
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在欣赏园林景致的同时,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的设计。
与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齐名的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寄畅园汇聚了苏州园林的各种特点,一步一景,但要有人讲解才会明白,有些细节一下子就错过了,很安静的一个景点。 “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算是这里最恰当的写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