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车友迟先生向福建交通广播寻求帮助,他说自己是昆明人,今年初他从一名福州二手车鉴定师手中买了一辆车,还花了3000多元运输费,可是大费周章的把车运到昆明后,却发现这辆车与他预期相差很大,他怀疑鉴定师有意隐瞒车况。到底怎么回事?
事件回顾:
说起迟先生的购车经历,一个词“折腾”。这事还要从去年说起,2018年迟先生看中一款车,网络查询后发现福州刚好有车源,于是他从网上联系了一名二手车鉴定师卓先生,请他帮忙验车。得到鉴定结果后,迟先生就汇了5千元鉴定费和1万5千元的定金给卓先生。可是由于迟先生的资金出了问题,购车尾款迟迟没能到位,买车这事也就耽搁了,定金也不了了之了。
几个月后,迟先生再次找到卓先生要求退定金,但是卓先生说定金已经交给卖方他没办法退。经过双方协商迟先生花了13万元购买卓先生自用的一辆雷克萨斯轿车,卓先生同意将5千元的鉴定费和1万5千元的定金抵扣购车款,迟先生就陆续付了11万元。
迟先生向记者强调,他曾问过卓先生车况,卓先生仅说车辆外观有磨损,其余问题不大。可是当9月份车辆托运至昆明时,迟先生却发现车辆还存在漏油、漏电、钥匙打不开等问题。
车况问题 双方各有说法
那么,事实是否就如迟先生所说,卖方刻意隐瞒了车况信息?二手车鉴定师卓先生是这么解释的:
“他在交易之前,没有提出买车意向的时候,我就已经跟他说过我车子状况的问题,包括我改了什么东西,我就已经说过了,老车吗,你跟我说不漏油,我也不相信。为什么要有我来承担这个费用呢?这车我开根本就不需要去修,这么老的车子越拆越容易受伤的,而我的解决方案就是给他加一些机油进去就可以了。”
迟先生说他在微信上明确询问卖方车辆除了外观瑕疵外还存在其他什么问题时,卓先生没有明确告知其他车况信息,而卓先生则说他曾在电话中已经说明车辆有漏油等情况。
律师:协商不了 可以司法维权
面对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又该怎么解决呢?记者联系了福建国富律师事务所魏宝律师。
“根据双方微信上的聊天过程的截图,买方是对于车辆除了刮痕之外的其他部分的瑕疵提出了疑问,如果卖方没有给他答复或者给他确认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卖方还是存在很大的隐瞒真相的嫌疑,有可能构成法律上的欺诈。如果证据能够证明欺诈,买方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把车辆还给卖方收回钱款,双方恢复原状。买方当然也可以提出要求卖方承担部分维修钱款,这是对于卖方承担责任的解决方案,这个要看卖方能不能接受了,这也不是买方能单方面决定的。”
魏律师建议,如果双方没办法通过协商解决,他建议迟先生从车管所调取过户相关资料作为证据,用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因为两地间隔遥远,而且存在取证难等问题,买方维权确实存在难度。关于迟先生的烦心事,福建交通广播将继续关注。
(记者、编辑: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