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需截肢!这种病25至60均是易感人群!别不当回事!

2020-04-07   好药师健康资讯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树老根先衰,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感到腿脚不灵活,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上灌满铅,发酸发胀,特别是因为工作需要长期站着的人,到了中年可能只要站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腰酸腿痛。这个时候你该看看你的小腿是否健康了。


“蚯蚓腿”让他走进鬼门关

患者李大爷有静脉曲张7-8年了,近日,受不住腿上的筋痛,前来医院就诊,医生让李大爷躺下,小心翼翼地脱掉裤子。从小腿内侧内侧到大腿根部,有一大片区域是红的,医生再问了一下,最近李大爷活动很少,疫情防控期间也就家里待待,5天前也就感觉到小腿一团静脉曲张的地方有点红,有点硬。自己弄点热毛巾敷敷。结果越来越厉害,这红的区域跟会跑一样,都跑到大腿根了。现在走路都走不了,很痛。


医生给予了超声检查发现,李大爷的整个大隐静脉主干里面血都不流动了,凝固的血跟下水道堵住一样,越堵越多,都堵到了股静脉口子上了。紧急给李大爷安排了床位住进去。医生跟李大爷的儿子说,李大爷的情况还是有点严重的,一方面前静脉血栓没有及时处理,引起了炎症,血液里有各种营养成分很适合细菌生长。另一方面。血栓在快速的蔓延,李大爷的大隐静脉里都是血栓,甚至已经蔓延到深静脉。深静脉的血流有可能把软绵绵的血栓冲到肺动脉里。


医生给李大爷做了手术,将静脉曲张彻底治疗的同时也将里面血栓完整的取出来。其实,李大爷年轻的时候就有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已经30多年了,不痛不痒,没上心,没想到这次到了鬼门关走了一遭,那到底静脉曲张到底是个什么病,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会发展到这么严重,怎么治疗呢?

静脉曲张是什么病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腿上的静脉“蚯蚓”一样的改变。据统计,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20%,患病人群超过1亿,一般25~36岁开始出现症状, 40岁以上高发,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80%,有的患者是因为疼痛就诊,有的因为瘙痒难忍,更有甚者是因为皮肤变黑溃烂。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如交通民警、教师、医生、车工和强体力劳动者,以及孕妇和体形高大粗壮人。

一旦确诊,尽快治疗

静脉曲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20%,它虽然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遗传倾向,静脉曲张家族发病率为60%。它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而导致的。生活中,绝大多数患者不积极治疗,觉得静脉曲张早期除了外观上的青筋凸出外,一般没有症状,所以就很容易忽视病情的发展。但是静脉曲张除了影响美观,如果长期不进行干预,病情会逐渐发展,发生皮肤改变,出现皮炎、“老烂腿”、破裂出血、血栓、肺栓塞等,从不疼不痒到致死,病变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加速期。


快来自查一下,你已经到哪个阶段了——


一期: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可以看到腿上有很多散在的小血管)。严格来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静脉曲张,仅影响美观,可以不用治疗。


二期: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就如同平时我们抽血时绑了压脉带血管就鼓起来了,摘下压脉带就扁平了)。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建议穿戴弹力袜。


三期: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这类病人不敢长时间坐汽车或者火车)。


四期: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腿上会出现色素沉着而变黑,部分人会局部皮肤会出现瘙痒、皮疹等。


五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六期: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足靴区),俗称“老烂腿”。此阶段如果伤口较大较深、难以愈合,就可能有截肢风险。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个恶性循环,当静脉其中一个瓣膜关闭不全,失去输送血液回心脏的功能,血液积在静脉,静脉受压扩张,牵连到下一个瓣膜,瓣膜没法覆盖过度扩张的静脉,也失去活塞功能,接着影响第三、第四个瓣膜。因此一旦发现静脉曲张病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科学的检查治疗。


如果不治疗,静脉曲张会进一步发展,有的反复溃疡,发展到骨髓炎,无法用药,只有截肢才能解除痛苦。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疗法可以称为剥皮抽筋法,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大隐静剥脱术,需要在腹股沟作切口,在小腿可能作多个切口,患者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同时在下肢留下多个手术切口疤痕,影响下肢的美容。如今多采用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少。

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轻的时候不痛不痒,没什么感觉,逐渐发展就会感觉下肢沉、胀、乏力、小腿的浅静脉渐现隆起,抬高腿休息以后会好转,活动一天下来就会加重。下肢静脉曲张在30~40岁的成年人中非常多见,因为本身先天性瓣膜发育薄弱,随着后天经常站立,或者久坐,或者是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比如:前列腺肥大、便秘、妊娠、肥胖等使得腹内压增高,造成下肢的静脉压力增高,就会形成静脉曲张。


平时要避免久站、久坐,还要去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前列腺肥大、便秘患者要用药,妊娠患者生产后腹内压就会降低。


肥胖人群首先应该减肥,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群体,最好穿弹力袜,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状态。妊娠三个月至产后半年内最好穿医用弹力袜等,要多休息,经常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那么,生活中人们应该怎样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静脉曲张患者又要怎样延缓病情发展呢?


  1. 避免长时间站立,工作需要时应每隔几分钟交换一下支撑腿,常做抬腿和勾脚运动,促进血液的循环。
  2. 静坐时双腿平行,不要将双腿交叉,每隔40分钟就起立活动一会。
  3. 经常锻炼多去散步,增强腿部力量,养成一日数次躺下将腿抬高,高过心脏的姿势,可促进腿部静脉血液循环。
  4. 保持好正常的体重,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5. 平时不要提重物过久,不要束腰过紧。
  6.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防止便秘。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非常高,早期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往往不予重视,但一旦出现并发症,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