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孩子饿不饿?这几大判断方法,新手妈妈都该学会

2020-09-21   淘妈育婴

原标题:如何知道孩子饿不饿?这几大判断方法,新手妈妈都该学会

文|淘妈

孩子出生之后,妈妈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喂奶。可是刚当妈妈没有经验,看着嗷嗷待哺的宝宝,却不知该给孩子吃多少,吃完也不知道有没有吃饱。如果是给孩子喝奶粉还好,起码每次喂多少毫升心里有数。如果是吃母乳的话,奶量难以把控。吃不够,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发育;吃太多,又容易过度喂养。所以如何知道孩子吃没吃饱,饿不饿?这几大判断方法,新手妈妈都该学会。

吃母乳的孩子

我们开头也提到了,吃母乳的孩子,每次吃了多少的奶量确实是不好估量的,除非是妈妈把奶吸收来后瓶喂。但显然,这样的做法太麻烦,我们也不建议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不妨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吃饱。

1. 看孩子吃奶时的状态

孩子在吃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观察孩子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孩子平均吮吸2-3次就能咽一大口。这样的话,持续吃15分钟左右就吃饱了。另外,孩子差不多每隔2小时就会吃一次。如果孩子每次吃奶要持续半个小时左右,或者是吃完不到2小时就又饿了,这说明没有吃饱。

2. 看孩子吃奶后的精神状态

孩子和大人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吃饱喝足了,就会很满足。孩子吃饱了就会主动停止吮吸,而且看起来精神状态也很好,或者会和妈妈玩一会儿。有的孩子吃完奶就睡着了,而且睡得比较沉,这也表示孩子吃饱了。相反,孩子吃完奶精神状态不太好,即使睡着了,睡得也不踏实,这就可能是没吃饱。

3. 看孩子小便的次数

一般来讲,在孩子出生的前5天,一天可能只需要换1-2次尿布。从第6天开始到一个月,每天至少要换6次。在1个月后,孩子就能尿满4-5片纸尿裤了。这些情况都表示孩子能够吃饱。如果孩子尿的颜色很深,甚至出现了尿结晶,这就可能是孩子没有吃饱导致的。

4. 看孩子的体重变化

孩子在出生后的5天内,如果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就可能是孩子吃不饱。如果孩子体重呈上升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孩子能吃饱。

奶粉喂养

有些妈妈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实现母乳喂养,那就要给孩子喂奶粉了。喝奶粉的孩子,除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判断是否吃饱,还可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

1. 看孩子的皮肤状态

在正常的状态下,孩子的皮肤应该是光滑饱满的。这也反应出孩子每天能吃饱,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孩子吃不饱的话,就会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同时会影响到孩子的皮肤状态,孩子的皮肤就可能会出现褶皱。

2. 看孩子是否持续哭喊

我们说孩子哭不一定就是饿了,但是孩子饿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会哭的。如果孩子比平时哭的多,哭的厉害,这就可能是吃不饱。但是妈妈也不能“按哭喂养”,还是要结合孩子的喂奶频率来判断。一般喝奶粉的孩子是3-4个小时吃一次,如果孩子饿的很快,又哭闹,拿到奶瓶就咕噜咕噜开始喝,这就可能是上一顿孩子没有吃饱。

混合喂养

如果孩子是混合喂养,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生长发育来判断是否吃饱。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趋势都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增长,家长就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这就可能是孩子吃不饱,营养不良导致的,建议去医院检查。

淘妈说:给孩子吃奶,一定是按需喂养。孩子吃不饱,或者是过度喂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不管妈妈是哪种喂养方式,相关的判断孩子是否吃饱的方法都应该知道,让孩子吃饱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