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西方阻挠,向我国输出1500多项技术,乌克兰帮了我们大忙

2019-10-19     春秋史馆

新中国成立不过70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强国 ,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和印度对比一下就知道,我国一步步走到今天有多么不容易。这其中有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有引进外来技术的功劳,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地从一无所有发展到自主研发。

我国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3年-1960年,苏联对我国进行了系统援助,帮助我国完成了工业基本框架的搭建;第二阶段是1960年-1980年,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西方也对我国进行了严厉的封锁,我国在这个阶段只能边偷师边摸索;第三阶段是1980年-1990年,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军事技术;90年代后,中美关系再次僵化,我国恢复了与苏联的正常邦交关系,再次引进苏联的军事技术。

没过几年,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为了振兴经济,向我国输出了大量先进的军事技术,但对一些高精尖武器和技术却不肯输出,比如苏-33舰载机。无奈之下,我国选择与乌克兰合作。乌克兰是前苏联的主要重工业基地,重工业产能占全国的30%,苏联解体后继承了3000多家军工企业以及成套的军事技术,其中不乏核潜艇、航母、核武器、弹道导弹这样的战略重器。

最关键的是,乌克兰独立后进行了社会改制,但在西方的干扰下失败,国家陷入财政危机中,大批军工企业面临倒闭,急需通过出口军备扭转局势。在当时,有需要且有实力大规模引进军工技术的只有我国,乌克兰不顾西方的阻挠,向我国输出大量前苏联先进的装备技术,我国军工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90年代至今,我国从乌克兰引进的技术多达1500多项,其中包括052舰使用的DA-80燃气轮机、坦克发动机6TD-2E、苏-33舰载机原型机等等。总之,从俄罗斯买不到的技术,在乌克兰一定能买到,只有我国不要的,没有乌克兰不卖的。乌克兰深陷“颜色革命”,经济几乎停滞发展,仍然能苦撑不倒,与我国引进军事技术有很大关系,对两国来说也算是双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g-420BMH2_cNUg0U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