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过去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

2019-12-13   中国乡村美文


一辆飞花牌自行车(散文)

记忆把触须延伸至那段生命的过往,思绪,总在心底储存那些情愫,每当望着家门前拥堵不堪的车流,那些往事就会从心底泛起。那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时车辆很少,特别是自行车,小镇上就那么几辆。如果你拥有一辆自行车,那是非常惬意的事,骑在大街上,会有很多人给你行注目礼,比现在拥有一辆宝马、奔驰小汽车要气派多了。那时镇上有几个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或者是干部家庭的孩子,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会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

在八十年代,三大件是女孩结婚向男方家庭提的必须条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现在女孩要住房、小汽车。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即使你有钱也很难买到这三样东西,因为它凭票供应。一个生产队难得分到一张购买自行车的票子,轮不到普通家庭,是现在年轻人不可想象的事情。

为了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我节衣缩食,又通过许多关系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张绍兴产的26吋飞花牌自行车票,当时甭提多高兴啦。当天我就请人把养在猪栏里的肥猪缚了,拉到食品公司卖了八十来元钱,又向朋友借了四十来元,笫二天一早就来到供销社卖自行车的五金商店。我自豪的把自行车票和钱递给营业员,营业员仔细核对票据和钱,开好发票后带我到后面的仓库。一到仓库,看到一辆辆崭新锃亮的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眼睛霎时亮了,我走到飞花牌停放点挑了一辆自己满意的自行车。

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是一双双羡慕的眼晴,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我当时骑自行车还不会上车,但它难不到我,仗着自己人长得高,右脚先跨过自行车横杆,用左脚一踮自行车就跑了起来。当我骑着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回到家时,妻子也兴冲冲地跑过来摸着自行车开心的笑了。那时一辆自行车是一个家庭的大宗商品,比现在买一辆小汽车还要难。我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象宝贝一样用毛巾细心擦着车上的灰尘。

在八十年代结婚,男方到女方家接亲,有派头、有能量的人都讲究用自行车接亲,一个男宾客带一个女方的伴娘,清一色26吋崭新自行车浩浩荡荡地在公路上一字排开,那场景比现在用奔驰、宝马接亲要气派得多。当接亲车队经过时,在田间耕种的人群,马路上过路的行人,都会停下脚步观看、议论。我那辆飞花牌自行车就借给朋友接过好几次亲。

那辆飞花牌自行车伴我度过好多年,那时交通没有现在便利,基本上出门办事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文化生活也十分单调,没有电视、电脑可看,更别说玩手机,为了打发漫漫长夜,就经常和几个朋友相约到离镇十几里地农村赶着看露天电影。一场电影《渡江侦察记》,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好几个村去看过,现在想起感到有点好笑,太傻了。

改革开放后,我用这辆自行车为自己赚了笫一桶金。当时国家刚放开政策,充许个体户经营,我就每天用它驮着商品起早贪黑地到农村代销店推销商品。记得有一次自行车爆胎,附近没有修车点,只好推着自行车走了十多里山路才到修理铺补好胎,回到家已经晩上八点多了。当时人虽然辛苦,但数着赚到的钱心里挺高兴的,那时的八、九十元,抵现在总有一千多吧。

那辆自行车给我带来许多乐趣,我经常和几个朋友相约去外地游玩。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爱好文学的朋友相约去登天目山,我们备足干粮早早岀发了。当时于潜镇到天目山的公路都是石子路,凹凸不平很难骑。我们每人一辆自行车,迎着初升的阳光一路向前。到达天目山脚已是上午9点了,我们寄存好自行车,就向天目山顶攀登。一路上看大树王、登倒挂莲峰、过狮子口,最后到达山顶气象站。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天目山顶峰极目远眺,跌宕起伏的山峦,一直延伸至钱塘江边,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们围坐在气象站旁边的一块巨石上,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干粮,在天目山采摘的野山梨和野弥猴桃。那小小的橙黄色的野山梨,有一种熟透了的甜香味,好吃极了。我们品尝着大自然馈赠的仙果,一边眺望远处疯涌的云絮,那万马奔腾的气势席卷整个山峦,我们如站在一座孤岛上,脚下是呼啸翻滚的海洋,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我非常感谢那辆飞花牌自行车,它带给我太多的记忆,每当坐在小汽车上,就会回忆起当年骑自行车在山路上的情景,那车、那路,那条曾经的石子路,一直在我在记忆深处留存。愿时光慢点再慢点,在红尘客栈、在街角转弯处,那曾经的往事能象一壶陈年老酒,在悠悠岁月里,越品越有味道。

作者:周建华,浙江杭州人

编辑:赵一


投稿邮箱:zxm789654@126.com(原创首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