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习习,冬意浓浓。
穿着秋裤走,抗冷全靠抖。
工作在外,吃着外卖,
心里却想着曾经无数次温暖过你的家乡味道
味道在舌尖上酝酿,
熟悉而又顽固地主宰着你全部的记忆。
麦饼、酱油肉、番薯枣、发酵糕、柿饼…
家乡的美食全都跑出来在脑海里转圈圈。
要说此时此刻最想吃什么冬季小吃,
柿饼的甜糯,
大概到现在都能让你回味无穷...
“红柿之乡”永嘉鹤盛镇东皋社区下辖的东皋、西炉、东炉等村的柿树上一个个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在这深秋天里,怒放着绚丽的色彩,在这个红柿成熟的季节,在东炉村里,一棵棵柿子树就栽植在田边、地头,梯田层层,柿树层层,层层叠叠的柿树林似是有了风韵。沉甸甸的柿子,或孑然独立、或三五成群,让每棵柿树上都挂满了一树沉甸甸的秋天。
自从霜降过后,东炉村的村民们就都忙着采摘柿子、晒柿饼。村民们削掉柿子皮,把柿子用细线串起来或摊开放在竹匾上,在村口的停车场晾晒。晾晒一天后,晚上收起来,让柿子去掉涩味。
如此反复一周后,失去水分的柿子就变软了,还会长出一层白霜。最后的二次晒干出霜最耗时间,但也是柿饼美味的关键。再一周,外表橙白色内里暗红的柿饼就做成了。
一口咬下去,它会微微抗拒你的牙齿,然后绽出糖浆,内里的糯、甜、香,会挨个儿和味蕾言欢,激荡起回味无穷的涟漪。它们的甜蜜里,一定要有风霜的砥砺,有雨雪的洗礼,还要融入人类的汗水和智慧。
柿饼除了甜糯之外,其外面的一层白霜也备受关注。如果有一个美食问题榜的话,那么“柿饼上的白霜是什么”绝对是被问到最多所得问题之一。
新鲜的柿子里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当它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渗透到表皮上来形成柿霜,即是最后“出霜”的阶段。
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而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也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时,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柿饼表皮保持干燥,同时自然保持了果肉的水分。
因此柿饼外的白霜,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的结晶,前者带来白霜的甜味,后者结成霜保持柿饼外部的干燥和内部的水分。才能为你带来美好的口感和极高的甜度。
甜甜的柿饼百吃不腻,最适合搭配清淡解甜的乌龙、普洱和绿茶。不过柿饼和柿子一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食用禁忌。
【不宜多食】:柿饼同柿子一样,性寒凉,因此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食,易腹泻;每次食用不要超过三个为宜。
【空腹胃炎贫血少食】:因为柿饼中含有单宁酸,空腹吃多了会形成结石;而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单宁酸容易引起肠胃紊乱,造成胃痛;因此建议柿饼当做饭后甜点吃。另外,单宁酸容易和铁质结合,从而妨碍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较严重的人还是忌食为好。
【相克忌食】:与柿子一样,柿饼也不宜与泡菜、黑枣、螃蟹、鹅肉、鸡蛋、红薯和醋同食。
世界上所有美味只有一个特征,
在你吃到它的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小小的一块柿饼儿,
不但承载着浓浓的乡情,
还饱含了楠溪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