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年前出现的撞击坑内发现微生物,非地球起源再次让科学家疑惑

2019-10-27   宇宙印象

通过分析这些晶体内的化学组成,科学家明白了这些晶体是在微生物活动后形成的,这同时也说明,陨石坑中长期存在古微生物活动自撞击坑形成的时候就存在了。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1037期 一块直径较大的陨石大约在4亿年前撞击欧洲北部,撞击坑位于现在的瑞典境内,形成巨大的撞击坑,这就是称之为锡利扬湖陨石坑。近几年,这个撞击坑被科学家钻探寻找天然气,发现里面存在一些古老的微生物。锡利扬湖陨石坑是欧洲最大的陨石坑之一,其中发现了古微生物,根据从撞击坑深处采集的岩芯样本表明,古微生物已经于欧洲最大的陨石坑中存在了长达数百万年的历史。

在这些对天然气的钻探尝试中,勘探者们获得了一些年代较近的岩芯样本,送到瑞典林奈大学的地质化学实验室进行分析,确定了这些微生物存在于撞击坑内的岩石中,且它们并非陨石携带到地球上,而是长期生活在地球深层的古微生物。

根据瑞典林奈大学公布的结果,岩石中含有细小的碳酸钙和硫化物晶体,通过同位素测年法,我们能够证实微生物参与甲烷循环后,形成了微小的方解石晶体,这些晶体的形成时间是在2200万年前。对该陨石坑深层严重破裂的岩石进行仔细的分析也表明,这些矿物质中的碳和硫的不同同位素丰度可推测出:在数亿年前,耗损温室气体甲烷的微生物群早已存在,它们将硫酸盐还原成了硫化物。头条独家的宇宙印象指出,通过分析这些晶体内的化学组成,科学家明白了这些晶体是在微生物活动后形成的,这同时也说明,陨石坑中长期存在古微生物活动自撞击坑形成的时候就存在了。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微生物能够在撞击事件发生之后幸存下来,或者说撞击过程形成的数千摄氏度高温也无法全部摧毁微生物。锡利扬湖陨石坑形成于4亿年前,那么这些微生物在陨石撞击后长达3亿年的时间内都一直存活着。

经过长期调查和研究,专家认为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之后,很有可能将早期的生命种子带至地球,而且很有可能将遥远天体上已经十分进化的微生物群也带到地球上。头条独家的宇宙印象注意到: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锡利扬湖陨石坑深层的微生物是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后才出现的,这说明这些微生物有可能来自地球之外。

通过锡利扬湖陨石坑微生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体撞击后可形成向下断裂的环形古生代沉积物带,有利于微生物在深层繁衍,来自页岩的有机物和碳氢化合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食物,这些物质可以穿过陨石坑,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不过,就算我们怀疑撞击坑内的微生物群可能来自地球之外,但最新的调查结果并不能作为地球外微生物的证据,但这起事件确实证明了撞击后形成的陨石坑能够作为古微生物群繁衍的区域。即便撞击后温度极高,但微生物仍然可以存活下来。综上所述,撞击后形成的陨石坑有利于微生物生存,其环境甚至比其他地方更加理想。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