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场呈现两头热,中间冷,这是为什么?

2019-10-18   洞察楼市

转自地产小王子

文 | 程立


1.杭州房地产市场呈现两头热,中间冷。高价盘与低价盘卖得都不错,中等价格的改善盘有些乏力。

2.低价盘参与人数众多。2万上下的盘最紧俏。仁和这样的新兴板块,纯新盘上塘九里,一次486套房子,就有2333户摇号,中签率20.8%。几次万人摇和1万出头的盘,就更不用说了,天都城、金色和庄、和光尘樾都是抢红眼的。甚至临平山北中签率都到了个位数。

3.高价盘,尽管参与人数没有低价盘那么巨大,但中签率却是毫不逊色。澄品101、御品这样的,都低至20-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总价500-1000万左右的房子,推盘速度都很快,基本上1-2个月就加推一次,每次加推数量都在150-200套左右,如果按货值算,差不多一次销售有近10个亿左右。这些显示着杭州夸张的购买力。


4.接下去,凤起钱潮和仁恒滨江园,两个套均总价1000万起步的庞然大物要入市场了。据说意向客户多到肯定需要摇号。杭州有钱人的消费能力和对房子的执着,着实让人吃惊和费解。

5.为什么市场会两头热,中间冷?我觉得是心态和经济实力两方面因素叠加引起的。

6.首先看低价房:从心态上讲,纯刚需需要买到房子自住。对他们来说,买和租之间,肯定选择买。低价房上涨空间大,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需求。两个相结合,造成了需求的旺盛。而从经济实力上看,低价房的门槛低,无论自住还是投资,都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入手。因此,低价房热销本质上是购买基数庞大。

7.其次看高价房:从心态上讲,有钱人不需要靠房子投资赚钱,他们各有各的赚钱方法,买房子只是他们存放资产的手段。那么无论多贵的房子,只要货值足够大,综合产品力足够稀缺,就是他们资产配置的标的。从经济实力上看,看中的,就是买得起的。他们追求的是人群的认同感,而不是哪套更便宜几十万。如果不是因为限购,他们的诉求不是买哪套,而是看中的都买下来。

8.最后看普通改善房:从心态上讲,这一部分的人最摇摆不定。市场热了就冲,冷了就犹豫。他们没有过多可以试错的机会,所以特别焦虑。经常会考虑的问题是,是不是要涨了?是不是要跌了?他们渴望通过房产资产的膨胀实现往上一步;却又担心因为自己的操作不慎,被打回刚需的队列。从经济实力上看,大部分改善的人需要卖掉原有的房子,进行置换。而二手市场一样令人患得患失。卖贵一点,卖不动;卖便宜一点, 又不甘心。想不好和换不了,导致中间的市场最冷。


9.有钱的,不断累积资产;没钱的,咬咬牙为生活而努力。所谓的中产,反而最辛苦,想努力向上,又怕被收割,摇摆不定。你,属于哪一类呢?

10.但也正因为有如此庞大的摇摆人群,房地产还能被称之为市场。

附一张地产小王子的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