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的条件是什么?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2020-03-21     灵寿普法

来源: 大律师网

导读:公司经营到出现困难、亏损等情况,部分股东想要解散公司的话需要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那公司解散的条件是什么?公司解散情形有哪些?


公司解散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主要包括公司陷入僵局和欺压行为两种情形

  公司僵局一般是指因股东或董事间矛盾激烈或发生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态,导致公司机构无法有效召集,或者即使能够召集也因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无法达成有效决议,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欺压行为则一般是指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正在或将以非法的、压制的方式行事,使公司财产的管理或处分显著失策,危及公司存立等情形。

  二、提起诉讼的股东用尽了其他救济手段,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公司僵局或欺压行为

  这里的其他救济手段,应主要是指公司内部的救济手段,即原告应当用尽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利,穷尽公司内部自力救济,仍不能解决僵局或者欺压问题的情况下,才可选择诉讼的手段。起诉时,原告股东应向法院提交其行使股东权利解决纠纷或自行协商未果的证据。

  三、原告应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

  可以是一个股东,也可以数个股东合计持有10%,以起诉之日为准。

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的出现。公司章程是公司成立、运营、终止的根本依据,对于公司解散的条件或者事由,在公司章程都可以明确规定,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司自治的契约本性,所以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司章程中都可以对公司解散的事由予以规定,当发生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时公司则就进人解散程序。

  二是股东会议解散,即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在公司章程对公司解散事由没有规定时,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因为公司解散是公司存续重大事项,所以根据新《公司法》第104条规定,公司股东决议解散公司,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三是法定解散。公司出现合并、分立事由时,也需要解散。当发生合并事由时,在吸收合并情况下,被吸收的原公司解散;在新设合并情况下,合并双方原公司解散;当发生分立事由时,解散分立时,原公司解散;存续分立时,原公司并不发生解散。

  上述三种情形属于公司自愿解散。

  四是公司行政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可能因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的强制性规定,而被行政主管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也可能因此就失去法律存续的资格。公司行政强制解散以前散见于各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中,新公司法对此在公司解散事由中做出了统一明确的规定。

公司解散的清算程序

  (一)成立清算组,并办理备案。

  公司解散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三)债权申报和登记。

  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四)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报股东会或法院确认。

  (五)执行清算方案,分配财产。

  清算组根据股东会确认的清算方案对公司财产进行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六)编制清算报告,并报告确认。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七)注销登记。

  五是司法强制解散,指法院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司法裁判解散公司的情况。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3t_HABiuFnsJQVQt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