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大概可以解释“最好的因,结成最坏的果”这句话

2019-08-18   吃土少女风格纪




文/连城城


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

这句话,作为《寄生虫》这部电影的一句话影评,也不为过。

基宇有了一个家教的好工作,这是一个好的因。之后,他的家庭步步为营地寄生于朴社长一家,成了坏的果。

作为一个没法在第一时间追热点的号来说,《寄生虫》这部电影我们还是需要来写一下。




这部韩国电影,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大家关注。豆瓣评分8.8分,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9分。网友们就电影所展现的话题,以及韩国当下的社会矛盾,进行了许多探讨。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日韩关系走向紧张,韩国人旅游也改去了抗日遗址扎堆的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成为许多游客“朝圣”的首选之地。

在朝鲜半岛光复74周年之际,韩国团体游客在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前合影留念喊口号:“大韩民国加油!”

这件事很有意思。在很长时间内,日本是韩国人非常喜欢去的旅游地。

在《寄生虫》中,豪宅的第一任主人,也是个日本人。

基宇想成为豪宅的主人,并展开了一系列想象,但只是想象而已。最终他有没有赚到钱,买到豪宅?

基宇的爸爸说,人生不能按照计划进行。

豪宅的下一任主人会是谁呢?

我们不得而知。


人性、阶级、贫富差距,是这部电影所直白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穷人为了取得寄生的资源,不惜通过龌龊手段,将原管家、原司机全部赶走。富人则看上去天真浪漫,面对穷人波涛汹涌的争斗,毫无察觉。

穷人住在半地下室,一下大雨,全房都淹。富人住豪宅,巨大的草坪比宅子都还要宽阔。

有人看了这部电影,总结出来:都说为富不仁,穷人也有个词语——穷凶极恶。

雷雨之夜,宋康昊一家发现了深藏在这座豪宅中的地下室,以及地下室中寄生于社长一家的中年男人,开始了争夺“寄生权”的厮杀。

说来也神奇,一群底层人民,为了生存,想到的不是推翻原有剥削阶级,而是与同等阶级的人互相残杀。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全部么?

前阵子有住在两千万豪宅中的女作家自称能闻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结果被网友发现原来是靠抄袭别人的文章成名,简直就是大型的魔幻现场——声称别人是寄生虫的上层人,原来是寄生在别人的才华里的寄生虫。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韩国的阶级现状。

韩国是一个财阀大国。有句话说,“韩国人的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足见三星在韩国社会的影响力。

韩国学者林炳润所说:“财阀就是韩国经济体系中的最大玩家,没有对财团经济的深刻理解,就不能理解韩国经济。”

这样的阶级现状,最没有盼头的是韩国的年轻人。

他们的一生,从出生的一刻就与几大财团牢牢绑定了。

举例来说,三星集团在全球的员工高达50多万。在韩国本土,每100个韩国人里面就有一个是三星的员工。

2016年沸沸扬扬的三星爆炸事件,直接影响到了韩国的GDP。可见其威力。

而韩国年轻人找工作,则更是艰难。

有个在中国工作生活的韩国姑娘说:

“在韩国生活太艰难,比雾霾更压抑。像我这样韩国二流大学毕业的,要找个好工作就像上天摘星星。握着SKY(韩国排名最前的三所大学,分别是SEOUL-首尔国立大学,KOREAN-高丽大学,YONSEI-延世大学,三所大学的首字母正好是SKY)和美国大学毕业证,会说英语、日语、汉语的人都在拼命投简历。”

因为就业岗位的稀缺,结婚生子的平均年龄也不断上升,甚至有很多人放弃了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计划,被称为“三抛弃一代”,甚至还有“五抛弃一代”(“五抛弃”指放弃恋爱、结婚、生子、交友和自尊心。)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中)举办早餐会时,第一大财阀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健熙(左)和第二大财阀现代汽车董事长郑梦九(右)坐在其左右

在《寄生虫》中,宋康昊的儿子基宇和女儿基婷都没有恋爱。

谁有资格恋爱呢?

朴社长家的女儿有恋爱的资格。

她爱上了她的家教,而作为家教的基宇因为被朴社长女儿所爱,他的反应,并不是回报同样的爱,或者拒绝爱,而是开始盘算怎样才能成为朴社长家的女婿。

一切以生存为本。

这部电影是表现了穷人的恶。

而这个恶,是因为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宋康昊所扮演的父亲,也并非一个不上进的人,他投资过,但都失败了。当过司机,开车技术很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上进的普通人,最终的道路是选择做寄生虫。

在导演的另一部作品《雪国列车》中,用更极端的阶级对立给观众讲了一个寓言。

在列车上,底层吃的是蟑螂做成的蛋白质,甚至还发生过人吃人的惨状。而上层生活的车厢,莺歌燕舞,吃的是新鲜蔬菜,甚至还有海产,与地球变冷之前无异。

列车上,儿童被分成了三种。一种是底层倔强生存下来的儿童;一种是上层被深度洗脑的儿童;还有一种,被当做列车零件,机械化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

这辆列车,象征的是正是阶级社会,永动的引擎机象征永远存在的剥削制度。为什么会发生暴乱?其实早就被制度设计好了——它需要通过屠杀人民以实现“生态平衡”。


那么,是选择继续利维坦,做维护这种制度的工具?还是破坏列车,终结阶级社会,但很有可能会遇到雪崩车毁人亡?

这个问题其实相当无解。

《寄生虫》从另一个侧面,其实是一部韩国发展史。

那座豪宅的第一任主人,叫南宫贤子,看名字,猜测是个日本人。

为什么是日本人?我们来解答一下文章前面引那则新闻的原因。


朝鲜半岛有很长一段时间,被日本占领。这段时间,被称为日帝强占期、日帝暗黑期、倭政时代,时间跨度从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

在朴社长一家搬进来之前,住在地下室的男人就已经在了。他之前开过一家台湾古早味蛋糕店,后来倒闭了,他就在这里了。

台湾,也正是在1945年结束了日据时期。


这段时期是韩国人的痛。

直到今天,日韩矛盾的激发点之一,仍然是这50年前的痛苦。

豪宅的第二任主人,是朴社长一家。

在豪宅的墙上,挂着朴社长的各种新闻——“南韩企业攻占纽约”,社长的公司名字叫Another Brick,做电子设备。


社长家的一儿一女,女儿要学英语,儿子梦想成为印第安人。

这是亲美的一家。

他们的成功与富有,是因为美国。

三八线战争之后,美国控制南韩,苏联控制北韩。可以说,韩国是二战之后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美苏冷战期间,韩国是对抗苏联的亚洲前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韩国大规模驻军,经济援助韩国70亿美元,助力了韩国经济发展。

越战爆发之后,韩国政府为了拿到美国的军需订单,向越南派军5万人,参战人数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美国将10亿元军需订单直接给了韩国企业。

可以说,韩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段历史。

豪宅的第三任主人,是德国人。

为什么是德国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要发展经济,时值冷战加剧,东西德中断。这时,西德与韩国达成协议,西德提供经济援助给韩国,韩国向西德输出大量劳工,主要从事采矿和医疗护理工作。

据韩国国家记录院统计,1963-1977年,韩国共向西德派出7936名矿工,1960-1976年派出11057名护士。1965-1967年劳务外汇收入分别占韩国外贸额的1.6%、1.9%和1.8%。

这也成为韩国创汇和缓解国内就业的特殊措施。而这类劳务输出也被认为是韩国实现“汉江经济奇迹”的一大贡献因素。

豪宅的三代主人,差不多连起了韩国一个世纪的历史。

儿子基宇在知道父亲住在地下室之后,他的计划是将来赚了钱之后买下这座豪宅,然后一家团圆。

他能实现吗?

在《寄生虫》的海报上,所有人的眼睛被遮住,什么都看不到。两任住在地下室的“寄生虫”,都是青壮年男性,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