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香港在长达99年的时间里,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英国政府还为此设置了一个港督,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不过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其实除了港督之外,英国当年在中国还有设置类似的职位,那就是“威海卫办事大臣”,主要是管理英国在威海卫的相应事宜,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就是最后一任威海卫办事大臣。
威海卫,因为处于渤海湾的最外围,与辽东半岛上的旅顺互相呼应,作为拱卫京津的海上门户而得名。在明太祖的时期就已经设置,主要是为了防范倭寇的骚扰,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威震四海,拱卫华夏”的意思。
后来清朝的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正是在这里诞生,同时也是在这里全军覆没,当年中日之间甲午海战过后,日军侵占了威海卫。但是已经在南方取得了香港岛的英国窥视着北方,本来一心想要取得旅顺,但是已经被沙俄给侵占,而他们还不愿意与沙俄发生冲突,于是向清政府表示“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我们有必要租用威海卫”。
威海卫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清政府自然并不愿意,但是在英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前,又拿不出什么好的理由,只能说它现在已经被日本管辖,并不存在实际控制权。英国表示那很好办,于是它通过一系列的利益交换搞定了日本,在1898年的时候与清朝签订了《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条约规定将山东威海卫以及附近海面都“租让”给英国,为期25年。
等到25年之后,清朝已经覆灭,上台的北洋政府找英国交涉,想要收回在威海卫的相关权力,结果被英政府虚与委蛇,敷衍应对,而北洋政府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对此却也毫无办法。只拖到1930年的时候,英国才和民国政府签订《中英交收威海卫条约》,并在半年后离开。
而直到1997年的时候,香港才被收回,所以英国在归还香港之前,首先还给中国的是这座北方城市,如今已经成为无数人梦幻之地的威海。这座城市靠近海滨,阳光气候都极其宜居,而且生活节奏非常舒适,是人们想要安心生活的首选之地。甚至直到今天,很多英国人还在念叨着他们的两个“东方之珠”有多么好,其中一个是香港,一个就是被他们称作爱德华市的威海。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