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不是智商高低

2019-11-24     柏柏育儿漫画

自打娃上了小学,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能力争上游,毕竟后面的学习生涯还长着呢,开个好头很重要。可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怎么补习成绩还是上不去。有的爸妈直接给自己的娃下了“咱娃就不是学习这块料”的定论,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这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商在启蒙状态时是相差不大的,之所以渐渐出现差距,后天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知名教育专家曾表示,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孩子本身的情绪导致的。而影响孩子情绪的关键因素包括了: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相处是否融洽、孩子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等,这些和父母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情绪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绩呢?脑科研究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能发射四种脑电波,α波、β波、θ波、δ波,这四类脑电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影响各不相同。

α波——信息高效整合

当孩子处于一种比较放松且清醒的状态时,大脑就会传递出这类脑电波,此时孩子对问题的反应十分快捷,学习效率比较高。释放这种脑电波的时间最好是在家中进行复习和预习的时候,在家里,孩子需要将一天的知识汇总,然后储存在大脑。若此时父母比较配合,给娃打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空间,让孩子能够轻松平静的坐下来写作业,那么孩子完成的效率不仅高,而且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β波——上课最佳拍档

这种脑波需要孩子有意识地去“制造”,也就是说上课时,孩子要学会自我掌控,让自己保持专心。一旦娃让自己保持高度专注、清醒时,脑部就会散发这种脑电波了。在课堂上,有的孩子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而且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就是因为此时这种脑电波在帮助孩子“深度专注的学习”。所以若能正确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上课专心、保持清醒,那孩子的成绩自然就有保证了。

θ波和δ波——助眠和沉睡

当孩子浅睡时最容易出现θ波,这时候有种“似睡非睡”的感觉,对孩子来说前一秒还在给你分享着学校的趣事,下一秒可能已经睡着了,其实就是这种脑电波在协助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哦。

表面上当孩子睡熟了,δ波会协助大脑更好的进行休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娃睡熟后大脑并没有放下“工作”,它还会对于白天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消化、分类、存档”。

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呢?

1、尊重孩子的天性,不给孩子太多压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普遍具备吸收性心智,意思就是说,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其实很多时候无需大人过多的干涉,作为家长,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给到孩子有丰富刺激源的环境,比如大自然、图书馆或者有各种各样玩具儿童乐园等,只要给到孩子丰富的刺激,孩子在玩耍中也能长本事,智力也会得到发展。所以,父母不要尝试拔苗助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让孩子拥有自由欢快的童年。

2、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

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接近于人的喜怒哀乐,负面情绪来临时,应该教会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要陷在某种负面情绪里,当积极的情绪来临时,也不要太过亢奋,要懂得有所保留,总之,让孩子拥有能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会让他受益终生。

最后,父母的榜样力量也不容忽视,切记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否则孩子既替你背了锅,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发展,这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拥有积极的情绪是关键,而这一切都需要父母首先从自我把控开始做起。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1gUW8BMH2_cNUgU6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