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大降溫,公司的小夥伴無論男女每天都在喊冷,已經開了空調的暖風功能。家裡如果有貓的人估計也有體會,無論家裡的貓咪平時性格是否高冷,這會兒都會長到人的腿上。
常規溫暖的方式當然是吃吃喝喝啦,食物令人溫暖,但收不住容易胖啊。冷不僅讓人不舒服,而且會讓人變醜。秋冬的寒風已經來了,還是得身體直接暖起來比較好。
人只有暖起來了,才能告別寒凝、寒濕、血瘀,在身體內的表現是不容易生病,不容易有各種「結」。表現在皮膚上,就會遠離皮膚暗淡、色斑、因為虛火而起來的痘痘。
寒從腳底生,今天會給大家分享5個道家的養生法,讓你從腳暖到全身。真正把身體的陽氣補充起來。
背後七顛百病消:
暖身暖到根,告別上熱下寒!
這是個道家八段錦的功法,這個功法有兩大好處。
溫暖膽經、膀胱經,讓你蓬勃、陽光又利落
這個動作會溫暖你的膽經和膀胱經。膀胱經屬太陽經,陽性最強,是人體津液的儲存器官,同時負責將身體中的熱量散布於體表周圍。
如果你的膀胱經被寒邪侵犯,首先會體現在排尿上面,有可能不停去廁所,憋不住尿。或者尿不痛快,造成面部、腿部等處浮腫,讓你迅速變醜。
另外,由於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在人體的後背,如果熱量不足、陰寒積聚,你會總感覺後背發涼、發緊,而且總是感覺後腦勺不爽快、沒什麼精神。人也容易性格怯懦、猶豫不決、精神萎靡。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在精神意識方面,具有不偏不倚地判斷事物、作出決斷的能力,讓人顯示出一種蓬勃、陽光、利利落落的狀態。
膽為少陽經,就像春日初升的太陽一樣溫和、蓬勃、昂揚。膽經受寒,消磨陽氣,整個人會展現出鬱閉、蔫巴、磨嘰、容易受驚嚇的樣子。
膽經太弱的人很容易感覺到委屈,自己像個受氣包,想發火卻不敢發。也容易被別人叫膽小鬼,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很多稀鬆平常的事都會引起極大的恐懼。見到生人就異常緊張,在眾人面前發言也容易喘不過氣,別人開懷大笑很容易,你總也樂不起來,身體似乎沒有支撐你快樂的力量。
溫暖雙腳,補腎益精安神,周身舒暢
這個動作雖然是背後七顛,但力其實起於腳跟,也終於腳跟。腎經起源於足部,這個動作能刺激腎經,使腎經收納陽氣,改善手腳冰涼、上熱下寒、容易疲乏等問題,同時還刺激了腳底的補腎大穴——湧泉穴。
腳上當然不止有腎經,足六經都是起於足,腳踝還附近分布著足六經的重要穴位:
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
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穴、照海穴、大鐘穴
足厥陰肝經的中封穴
足太陽膀胱經的崑崙穴、申脈穴
足少陽膽經的丘墟穴
足陽明胃經的解溪穴
這些穴位各有所屬,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養護相應的臟腑,令周身通暢。再者,細細說來,腳部皮下脂肪層較薄,揪起表皮,下面差不多就是骨頭了。風、寒、濕等等外來的病邪更容易由此侵入身體。
腳部也屬於身體的循環末梢地帶,供血相對於腿、胳膊來說稍顯不足,寒邪極易從此處侵入並逐漸積聚,向上、向內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分。把這裡暖起來,守護好,寒邪很難侵入身體。全身都會漸漸溫暖。
現在是晚秋時節了,在這裡提醒大家該厚穿襪子了,一定要把腳踝護起來,尤其是三陰交的位置。
如果秋冬陰寒之邪自腳踝而入,在經脈積聚,就像坑坑窪窪、到處泥濘還有各種障礙物的道路一樣。如果氣血不足,而月經運輸的道路又不通暢,那麼經期的生理產物只能停滯在體內,無法順利排出,將來可能導致不孕不育、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問題。
請一定把襪子好好穿起來呀!守護腳踝,不給寒邪、風邪、濕邪絕佳的可乘之機,不可消磨體內寶貴的正氣。一定要護住三陰交!一定要護住三陰交!一定要護住三陰交!平時做艾灸也把三陰交護住!這裡很重要!
趕緊來學:簡單又好做,請用心感受自己!
兩腳併攏直立,指尖貼在褲縫上(風市穴處),目視前方。
兩腳跟提起,頭上頂,收腹提肛,兩肩微沉,動作略停一下。
然後腳跟下落,動作很簡單。腳跟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這樣一上一下做七次。
要點:
抬腳跟時,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微微併攏,將兩腳跟提起,感覺提到最大限度後,保持平衡,動作略停兩秒。落腳時,兩腳跟先微微下落,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再顛足輕震地面。
注意整個脊柱,感受到頭頂、脊柱、腳跟都是共振的就對了。膝蓋鬆開不緊繃,下巴微微後收,有助氣血暢達上下。久而久之,督脈暢順的話,顛幾下身體就會微微出汗了。
經常頭腦發矇、後背發緊、下肢發涼的朋友,可以在站立和走路的時候把重心落在腳後跟上。當採取這種姿勢之後,會很明顯的感覺到胸能自然地挺起來,很難駝背,下巴也自然內收了,從頭到腳感覺很通透。
認真體會身體,能慢慢覺察到氣血源源不斷向下肢運行,後背僵直緊繃的狀況也會逐步改善。這是中國傳統武術理論中「腳為根」一個應用。
平時也建議少穿前腳掌上翹的鞋子,腳掌上翹,會讓腳心的湧泉穴處於一個發散的狀態,不利於護住腎氣。
如果你實在嫌麻煩,也可以直接跺腳放鬆跺就行了。
南師肚臍貼:
脾腎一起補,告別寒濕睡得好!
這個秘法是來自南懷瑾老先生的著作《我說參同契》。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時挑一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
不要小看肚臍,肚臍會吸收的。肚臍有個孔,我們在娘胎裡頭的飲食、呼吸都靠這個肚臍連到媽媽。所以把這個藥放在肚臍,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比溫灸器還要好。胃病也好,各種病都好,老年人的身體絕對保健康,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不要的它不吸。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
我們來看看這個方子,只有三味:桂圓肉、花椒、艾絨,性味都偏溫熱,且都歸脾經,把脾胃的陽氣補得妥妥的。
中醫講「脾乃後天之本」,把脾陽補足了,是養好全身陽氣的第一步。不要小看這個陽氣,黃帝內經說「陰成形,陽化氣」,各種增生、腫瘤、癌症都是「陰成形」的結果,需要陽氣來化它。
現代人陽氣傷得太厲害了,去看中醫的人裡頭,年輕人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甚至有不少90後。有些在醫院查不出什麼問題,就是提不起精神,無法工作,就只好找中醫調理了。甚至還有些很年輕就患了高血壓。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於陽氣過度損耗。
用南師肚臍貼來貼肚臍,可以養足脾腎的陽氣。人要是把脾腎暖起來,肚子和腰暖暖的,就不冷了。
晚上睡覺時,拿一丸,把它放到肚臍眼,膠布貼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取出即可。
其中花椒來自「中國花椒之鄉」四川漢源,從唐代起就是給皇宮供奉的貢椒,產量較少。肚臍貼里用花椒,正是要用到它辛散走竄的氣味,把藥性帶到臟腑經絡。
桂圓肉來自「中國桂圓之鄉」廣西博白。桂圓肉在臍貼里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它的糖分黏性,要能把艾絨花椒都揉成團。而甘味又能緩急,調和諸藥。
艾絨來自醫生張仲景故里河南南陽。一般高品質艾條也就30:1的比例,為了讓丸子更細膩、陽氣更足,這款南師肚臍貼用了50:1的黃金艾絨,50斤艾草產1斤艾絨。
料足好用,因為藥效很好,貼了大補,有的人有可能會上火,這種情況別著急,可以先貼腳心,湧泉穴。上熱下寒的人也可以同時貼腳底和肚臍。
這是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太陽經的陽氣從這裡轉入,促使腎經經氣的生髮,如同地底下冒出的泉水,滋潤萬物。
我們把南老的這個秘方貼在湧泉穴上,可以強化太陽經的陽氣,幫助腎經氣血更好的生髮,去滋養全身。這股陽氣會帶著腎水,去平衡臉上、嘴裡、還有嗓子的虛火,起到滋陰清熱,引火下行的作用。
仙人揉腹法:
溫暖中丹田,運化好,告別大肚腩!
道家有一套「仙人揉腹法」,據說它與一般的局部揉腹不同,該法可全面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這套一共七式,每個做七次,最後還要做第八式收尾,全套下來一個小時沒了……我估計好多人,真是沒法愉快地堅持下去的。
我同事之前把它簡化了一下,找出了最牛的那招。如果你堅持這一招,能夠溫暖中丹田,提升脾胃運化的能力,大肚腩、消化不良、腸胃脹氣……都可以解決的。
這個就是第三式:「推按腹中線」。
做法:
以兩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窩腹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
堅持做之後,可能出現:
腰圍減小
腦子清爽,不會老犯困
完美成型的便便
可能多次排便
有可能打嗝
還會放臭屁
別小看只有一招,熟能生巧,經常推腹,手底下的感知越來越敏銳,肚子裡哪兒有結節,哪兒有疙瘩,一推就知道,然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化解了。
首先得抹點油,行氣活血,推揉也會更省力更深透。
活絡油、刮痧油都可以,推薦我們長期熱銷的是佛手柑精油,不僅清爽好用,還特別好聞,能行氣解郁,理氣,質地也非常輕薄,可以用來刮痧按摩,也能加到身體乳裡面護膚。尤其適合腹脹的人用,用它乳房操也特別好。
就像這樣推腹,兩手中間三指相接,由心窩腹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
推幾下肚子就咕咕叫了。
如果推腹時感覺到細微的硬塊、結節、氣團、痛點……記得著重按摩這些區域。以拇指外的四指,稍稍用力撥揉,可以把深部的毒素引到淺表來,把阻滯點揉開,散掉。用勁要靈活掌握,不要太大,以免傷到內臟。
撥揉時,如果出現青紫的瘀點,不用怕,那些都是陳舊的淤血被翻出來,從此不再阻塞經絡了。而聽胃腸鳴叫,打嗝放屁更是常見的,暢通啊舒爽啊。
肚臍兩側天樞穴附近常出現堵點
這個方法可以睡前睡後做,如果平時覺得脾胃氣不順,吃太撐,都可以揉揉,隨時隨地都能讓肚子舒舒服服的。
俗話說「腹軟如棉,活到天年」,修仙的方法都很簡單,就是揉肚子。特別是這陣子天氣冷,很多朋友都有腹脹消化不良的問題,尤其適合揉。
如果你還是很懶,不想揉肚子,也可以把精油塗在腹部,貼張艾草熱灸貼。這個是自發熱的,裡面有艾草的精華。
艾草精華+精油+暖寶寶的溫暖,也可以達到溫暖中焦的效果。特別是用佛手柑精油,精油行氣的功能很強,這是更偷懶和簡便的方法。但如果有時間,最推薦的還是艾灸、按摩這種深度的操作呢!
九蒸九曬黑芝麻丸:
陽氣滿滿,脾腎同補,烏髮固精!
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發。」「黑入腎」,腎中精氣為生命之源,與人體發育、衰老及免疫力等密切相關,所以黑色食物有補腎、抗衰老之。
民間流傳著「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髮」的說法,黑芝麻補腎,腎受到滋養,頭髮自然會烏黑濃密。
可有些人實踐後卻說,不僅沒用,還傷了腸胃,正所謂「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有的人吃芝麻完全消化不了,還有可能完整的拉出來。這個在中醫里被叫做「飧泄」。沒有消化就被拉出來了。主要是身體陽氣不足的緣故。
據晉朝葛洪道長所著古書《抱朴子》記載,黑芝麻只有經過九蒸九曬,才能充分發揮養生功效,此法後來受到藥王孫思邈和藥聖李時珍的推薦。九蒸九曬黑芝麻的古法工藝據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九蒸九曬,經常用來炮製比較珍貴的藥材,以補品為主。這個方法用在黑芝麻上,就是為了讓芝麻好消化,真正的發揮它的作用。
經過九蒸,芝麻里的營養成分能夠徹底分解,油膩性大為降低,更利於人體吸收。
其次,經過九曬,芝麻充分吸收了太陽飽滿的陽氣,大大增強了烏髮和補陽之效。
再者,經過九蒸九曬,黑芝麻方能溫和補腎,且久服不致上火,功效達到最佳。此後,還需要經過炒香、研磨和煉蜜等環節如此製成的芝麻丸,好吃又好吸收。因為長久的、多次的曬太陽,也吸收了太陽滿滿的陽氣。
活法兒最受歡迎的也是這個九蒸九曬黑芝麻丸,很多人問我這些芝麻丸的區別,簡單講一下:
這些芝麻丸都是九蒸九曬黑芝麻做的,便於消化吸收,補腎烏髮。
桑葚九制芝麻丸,加了桑葚,有果香,好吃。
茯苓九制芝麻丸,加了茯苓,比其他的干,更偏祛濕健脾。
山藥九制芝麻丸,加了山藥,更有飽腹感,更偏補氣健脾。
吃芝麻丸注意這幾點:
喜歡吃的可以多買點,放冰箱冷藏冷凍,因為每天無添加,冷藏冷凍保鮮效果更好。
直接吃就很好,小孩子、老人、身體虛弱、大病初癒的人可以拌到小米粥裡面,攪化了吃。因為有蜂蜜,糖尿病人不適合多吃。
集中回答一下之前有人問的問題:
每天兩丸,早晚各一丸。
胃好的飯前吃,胃不好的飯後吃。
黃酒、淡鹽水、米酒、溫開水送服,易上火的用溫開水即可。
規格:10g一顆/14顆(一星期量)
好些朋友吃芝麻丸想一下子頭髮變多,這不現實,我手邊的反饋頭髮變多的都是堅持長期吃的,尤其是產後掉頭髮,3個月到半年,一年的堅持吃,肉眼就可以看到變化了。別著急,但要堅持養呢。
引髻發:
陽氣生髮,和顏悅色,頭髮濃密!
「梳頭」是一種道教的按摩導引術,古代稱「引鬢髮」。頭為諸陽之會,梳頭能升舉清陽,使百脈調和。身體有個特點,身上冷的時候,容易頭腦發熱。梳頭的好處是,梳了頭,頭不會發熱,反而清爽,但會刺激身體的陽氣生髮。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頭頂的經絡在中央在線有督脈,中線兩側一寸左右各有一條膀胱經,頭兩側耳的上方則是膽經。所有經絡梳理的方向都是由前往後,從前面的髮際線梳到後頸上的髮際線。每天每個部位梳理100次。
每天堅持,抽出時間來梳頭,可振奮督脈的陽氣,幫助膀胱經排除體內的垃圾,疏通膽氣,使人心情舒暢,消化好。還能祛風明目,健腦怡神,疏通血脈。更重要的是,皮膚和頭髮會慢慢散發出健康的光澤,人會更好看的!
梳頭髮掉頭髮不要怕,那些因為梳頭而掉的頭髮,不梳也是要掉的,棄我去者不可留。我找了我們公司頭髮最濃密的設計山東大漢來做示範,大家跟著做起來,沾沾他頭髮濃密的福氣
這個梳子也很重要,能梳的特別透,按摩到頭皮,我們公司人手一把。自己帶著小巧方便,送給爸媽也適合。不僅可以梳頭,還可以梳身上的經絡(事先塗點精油),梳子的齒也比較厚,可以用來點揉穴位,非常方便。
這五個方法,每天動一動,提振陽氣。不用吃很多東西也能暖暖和和的,而且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些方法是有先後順序的。一定要從腳開始暖起來,這樣改變起來最快。而且從腳入手暖起來,最能避免上熱下寒的情況。
最後祝大家能暖暖和和的,成為一個有貓的人。成為一個陽氣滿滿的人,在寒冷的秋冬也能暖暖和和的度過。
日常迷信:今天遇見暖心的人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