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故事|這兩件事家長不注意,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2019-08-10     崔玉濤育學園

小編說:有些病一聽就知道很嚴重,但有些小問題,比如長了蟲牙,腦袋有點兒偏,這好像很多孩子都有,應該沒什麼吧?如果家長抱著這種想法,那他們很可能會錯失改善孩子成長狀況的機會。今天我們就結合這幾天義診的時候發現的普遍現象,再次跟家長們強調一下早發現,早干預的重要性。

今天(2019年8月10日),是韓紅愛心百人援川義診團的休整時間,這次咱們會回顧一下前幾天義診時發現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家長對孩子的牙齒健康重視不足,很多孩子都有齲齒,另一個是對孩子的頭型關注不足。因為在義診的這幾天裡,這兩個問題很常見,而平時我們在大城市看診時,也常能發現這樣的問題,所以覺得有必要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

乳牙,一定要重視

首先來說說齲齒。這幾天,來就診的小朋友,幾乎每位都多少有點兒齲齒問題。跟家長聊的時候發現,主要是這麼兩點造成的。第一點是,現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家長常給孩子喝飲料果汁,給孩子吃各種零食。第二點是,家長對孩子牙齒健康關注不足,因為他們覺得,反正乳牙會換掉,就算齲齒了,等換牙不就好了嗎。

第一點比較好理解,飲料、果汁還有一些零食,都含有大量糖,對牙齒肯定不好,而且會讓孩子發生肥胖等營養問題,確實應當注意節制。但第二點看上去好像又有那麼點兒道理,孩子的乳牙的確沒幾年就會換掉啊?

孩子的乳牙的確幾年就會換掉,但並不意味著乳牙的健康無足輕重。如果乳牙齲齒情況很嚴重,可能影響恆牙的萌出。而且乳牙齲齒,孩子同樣可能會患上牙髓炎等疾病導致牙疼,而大人都害怕的牙疼是個什麼滋味,咱就不用多說了吧。

除了牙齒本身的問題,孩子如果牙齒不好,直接影響的就是咀嚼能力,結果消化吸收不好,導致孩子營養攝入不足,最終使孩子生長緩慢。不僅如此,齲齒常會帶來牙齒不整齊和咬合不良的問題,這可能影響孩子學習說話和發音。

所以,乳牙如果出了問題,可能讓孩子多受不少罪,增加很多隱患。看到這兒,大家還會覺得「反正乳牙會換掉,隨便一點兒也沒事兒」嗎?

乳牙,這樣來保護

好在,想要預防乳牙齲齒也並不難,只要注意這幾點:

首先,幫助孩子養成愛護牙齒的習慣。從出牙,就要幫孩子刷牙,等孩子再大點,就要帶著孩子刷牙,並督促孩子養成勤漱口的好習慣,不僅能保護孩子的乳牙,還能讓孩子受益終生。這裡特別提個醒,小小孩只靠自己很難把牙刷乾淨,所以咱就別在這兒培養孩子自立能力了,為了孩子牙齒健康先幫他刷吧。等孩子大一些比如五六歲了,再考慮讓他自己試著刷也不遲。

第二,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一般每3-6個月可以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因為牙齒的早期問題,專業牙醫才能檢查出來,等家長覺得不對再去看時,齲齒可能就已經挺嚴重了。還有個原因是,齲齒不可能自己長好,只會越來越嚴重,越早去看,處理起來越簡單,孩子越少受罪,家長越省錢。

第三,少吃甜食,少喝飲料果汁,這個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說了。

頭偏了,有隱患

接下來談一談頭型的問題,有不少家長對孩子頭型不夠重視,覺得長大了就好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下邊這兩個孩子是前兩天來就診的,是兄弟倆,上邊的照片里的小寶寶5個月,有些偏頭,下邊照片里的哥哥則已經五歲了,從照片特別是右上角那張照片上,我們能看出,他的頭型的不對稱就更明顯了。所以說,咱不能指望孩子頭型自己正過來,小時候如果偏多了,長大很可能仍然是偏的,不可能自己就好了。

可能有的家長就會說了,好多人都這樣,也不疼也不癢,頭髮留長點就看不出來了,沒什麼關係吧?並不是這樣的,頭型如果偏差太大,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就是影響美觀,如果孩子出現了較嚴重偏頭,除了短髮時看起來會不美觀,還可能導致臉型不對稱,甚至還會進一步影響眼睛、耳朵的對稱發育,影響整個面容的美觀。

還有,眼睛耳朵如果不對稱,還可能影響視力和聽力的發育。比如孩子眼睛如果不在一條直線上,看東西的時候就不容易聚焦,時間長了,他就會習慣只用一隻眼睛看東西,另一隻眼睛就弱視,甚至失去功能,耳朵的情況也是類似。

那麼偏頭是怎麼發生的呢?這要從寶寶的顱骨特點說起。我們可以試著摸摸自己的頭,會發現從後腦勺到前額是一個整體,輕輕用指節敲敲,到處都硬邦邦,這是顱骨中的幾大塊長在了一起,能更好地保護我們脆弱的大腦。但是對胎兒來說,如果長這麼個硬腦袋,生產的時候可就費勁了,因為自然分娩的時候,小寶寶要擠過媽媽的骨盆和產道,如果小寶寶的頭是硬邦邦的,那很容易卡住。

好在正常情況下,小寶寶那幾片顱骨不像大人那樣長在一起,所以彼此之間能夠錯開讓小寶寶的腦袋能夠輕微變形,這樣小寶寶就更容易生出來了。這也是為什么小寶寶剛生出來,往往會讓人覺得臉型有哪裡不太對,其實這是因為被擠過,等孩子慢慢長大,這些骨頭復位,看起來就舒服多了。所以你看,新生寶寶的頭型其實是有一定可塑性的,那麼如果孩子姿勢不對,長期偏向一個方向躺著,日子一長,頭就慢慢長偏了。那麼,我們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頭偏了,這麼辦

就像我們前邊義診的文章里一再強調的,對孩子的異常,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偏頭也是如此。如果發現孩子有偏頭的現象,但寶寶很小,偏頭狀況也輕,那糾正起來就很簡單,家長只要在寶寶睡覺或喂奶的時候,多換幾種姿勢,比如除了躺著,還可以多讓寶寶試試趴著睡,側著睡,這樣多種姿勢睡眠,就能有效預防和干預偏頭的出現。

因為寶寶的頭型生長,其實是在內側大腦的壓力下慢慢進行的,頭外邊哪邊有壓力,頭型就會向對側沒壓力的地方偏,所以我們外部如果適當給孩子的小腦袋一點誘導,就能糾正頭的形狀。就好比我們如果在還沒長大的西瓜外頭套個結實的方盒子,最後就能得到一個完好的方西瓜。此外,如果寶寶在6個月以內,家長還可以考慮使用專門的定型枕來進行矯正,原理也是一樣的。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偏的有點兒厲害,還老沒什麼改善,就應當及早尋求醫生的幫助,檢查一下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前邊說的都是寶寶6個月以前家長能做的事,到了寶寶6個月以後,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寶寶需要在專門的醫療機構掃描頭型,訂製專用的矯正頭盔,這個頭盔就好比套在西瓜上的盒子,能幫助寶寶長出正常的頭型。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整個矯正過程花費不菲,寶寶每天大多數時間裡還得戴著個盔,有的寶寶會因此覺得非常不舒服。而寶寶年齡如果超過18個月,基本上就很難再調整了。所以你看,本來在剛出生頭幾個月,家長自己注意就能解決的事情,就不要拖到最後去醫院了。最後,在多說一句,就算是用頭盔矯正出來的頭型,最後出來肯定也會多少有點誤差,並不可能嚴格對稱。所以我們家長可千萬沒必要強迫症,孩子只要頭型大致對稱,咱就別非得調整了。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主要想說的是,雖然齲齒啊偏頭這樣的事兒,乍一看並不像其他疾病那樣嚴重,但是,從長遠看真的能影響孩子的健康和以後的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只要家長能夠多學習,多觀察,咱們在家自己就能做很多事情,讓孩子牙齒更健康,頭型更對稱。所以,我們幹嘛不自己多上點心,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lRpgmwBvvf6VcSZMt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