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在養生的旅程中,不僅要身體力行,更要擦亮眼睛,才能識破來勢洶洶的養生「大忽悠」。
今天,小編盤點出2019年最火的50條養生真相,知道一半算你牛!
飲食篇
1、「儲備豬肉」不是長期冷凍的豬肉,而是在進貨和銷售過程中不停更換的流動凍鮮肉,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大可放心吃。
2、比起傳統煙草,電子煙的危害更大。電子煙同樣含有尼古丁等成癮成分,釋放的蒸汽煙霧中含有重金屬和甲醛,同樣會傷害呼吸系統、動脈和心臟。
3、土雞蛋和洋雞蛋的營養差別不大,最大的區別是價格。
4、紅棗、紅糖不能補血。瘦紅肉、血製品、動物肝臟,才是真正的補血小能手。
5、喝骨頭湯不能補鈣,奶白色的湯不代表鈣含量高。
6、睡前來杯紅酒,不能軟化血管,反而可能傷肝。
7、糖尿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櫻桃、柚子、桃子、李子,每天不超過200克即可。
8、草莓不是最髒的水果,它只有一個缺點:貴。
9、喝酒不可以暖身,反而會寒上加寒。別為喝酒找藉口。
10、「堅持吃21天大白菜可排毒」純屬無稽之談。人體本無毒,何須排毒?
11、桃子和西瓜同吃、榴槤和牛奶同吃不會中毒。此等食物相剋論已經被現代醫學推翻。
12、空心菜不是「毒中之王」,洗乾淨就可以放心吃。
13、正常途徑購買的蘋果,表皮的蠟屬於食用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國允許在鮮水果表面打蠟,但必須使用規定的食用蠟。
14、吃蠶豆不護腎、吃木瓜不豐胸、吃牛鞭也不壯陽,「以形補形」不靠譜。
15、咽下口香糖不會粘住腸子。口香糖逃不過消化系統,最多3天就被消化掉。
16、味精吃多不變傻,但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變胖等風險。
17、食用長斑雞蛋,不會引起中毒。雞蛋長斑是蛋殼腺分泌紊亂造成色素沉積不均勻,與病菌污染無關。
18、久煮火鍋湯不會讓人中毒,一次性喝3個浴缸的火鍋湯才會中招。
19、雞蛋煮久了變綠,是正常現象。水煮蛋的過程中,蛋黃的外層會形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是一種灰綠色物質,對身體無害。
20、小龍蝦的重金屬一般不會超標 ,但要注意煮熟透,痛風病人少吃。
21、無籽葡萄沒有打避孕藥。市場上銷售的無籽葡萄,分為單倍體無籽型和技術無籽型,靠噴打避孕藥讓植物無籽是無稽之談。
22、西瓜不會打染色劑。西瓜注入液體後很容易變質腐爛,甚至直接裂開,這種無利可圖的做法果農不會用。
23、低鈉鹽不是送命鹽,對正常人群來說是一種更健康的鹽。
24、柿子和牛奶一起喝不會得結石,味道還不錯!
25、蛋黃里的膽固醇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可以放心吃。
26、雞翅尖不是打針的地方,可以吃。首先,雞翅尖太窄了,打不進去。在規模化養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幾乎不可避免。不過這些抗生素藥物會在雞的體內代謝掉。
27、吃水果不一定要飯後,啥時候都一樣。
28、紫菜和粉絲不是塑料做的,塑料比它們更貴。
29、黃鱔不是避孕藥催大的。用避孕藥喂黃鱔,不僅不能促進生長,而且會造成高死亡率,得不償失。
30、木耳、豬血不能防霧霾。木耳、豬血等食品進入消化道,在腸道中通過膳食纖維吸附一些有害物質,但阻攔不了霧霾顆粒物對肺的損害。
31、「過午不食」減肥,小心得胃潰瘍。
32、大蒜鑑定地溝油不可靠,很容易「冤枉」好油、「放過」壞油。
生活篇
33、尿尿次數多,不一定是腎不好。不同人的腎,液體循環速度有快有慢,循環得快容易小便多,很正常。
34、朝左側著睡,不會壓到心臟,只會左邊胳膊發麻。心臟周圍是受肋骨保護的,不會輕易受到任何方向的壓迫。
35、鹼性體質不容易生病?酸鹼體質是偽概念,基於這個理論的一切說法,都是假的。
36、睡覺時手機可以放床頭,手機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37、醫學中並沒有「宿便」這個概念,不要盲目服用含瀉藥的「排毒藥」。
38、「晚上11點肝臟開始排毒」不可信。肝臟不是懶鬼,上班不挑時間。
39、內褲不暴曬≠白洗。正常情況下,內褲晾乾,保持乾燥就行。
40、5秒內撿起食物,也會沾染細菌。西瓜掉在地上不到1秒鐘就會沾染大量細菌。
41、過安檢的輻射,不會影響健康。
42、WiFi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
43、魚刺卡喉,不要喝水、喝醋、吞飯糰,直接去醫院找耳鼻喉科醫生。
44、燙傷了,不要塗抹任何東西,用流動的涼水沖洗,直到疼痛減輕,再去醫院處理。
45、身上有傷口也能吃醬油,食物顏色的深淺既不會影響傷口癒合,也不會導致色素沉著。
46、用鐵鍋來補鐵,不現實。補鐵建議以吃動物性食物(如紅肉)為主。
47、蹲久了起身眼前發黑,不是貧血,只是「體位性低血壓」,起身慢一點就好。
48、未吃完的飯菜,要趁熱密封,再冷藏。
49、補鈣不只是老年人的事。補鈣像存錢,30歲前要多存,避免老了不夠花。
50、腳扭傷後前24小時內先冷敷,後再熱敷。
來源:健康湖北
編輯:清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kvIa28BMH2_cNUgZE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