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些高危人群 改正習慣防猝死

2020-04-08     河青愛健康

近日,山東醫療隊員張靜靜返家前因突發心跳驟停搶救無效去世的消息令人痛心和惋惜,也引起了很多人對心源性猝死的關注。河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專家栗華提醒大家,心源性猝死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患者會在突然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關注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識別身體的預警信號,儘可能預防心源性猝死。


這些人群要高度警惕

心源性的猝死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肥胖,久坐,過度勞累,長期熬夜,酗酒,吸煙,飲食不當等,而這些都是很多人平時最常做的事情,尤其是現在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礎性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那麼如果有這些慢性疾病的人還不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就可能因為過量運動、情緒激動或緊張而被誘發。


不只是有基礎疾病的人,健康人也會因過度運動、過勞而引發心源性猝死,比如:

1.職場上經常熬夜,並且睡眠不足的人,尤其是每天的睡眠時間達不到4個小時的人。熬夜幾乎成為年輕人的常態。據中國睡眠醫學協會調查顯示:超過70%的年輕人有熬夜的習慣,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



2.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身體得不到很好地休息。猝死正在向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有調查顯示,在30歲至50歲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的人死於過度疲勞引起的致命性疾病,這其中80%為心源性猝死;

3.過度運動的人,劇烈運動會使心臟負荷加重,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引發心肌梗死或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改正3大不良習慣預防猝死

猝死來得突然,但一些前期預警信號往往被大家忽略。如果提前發現預警信號,比如長時間持續疲勞,休息不能緩解,同時還伴有記憶力減退、頭痛、咽喉痛、關節痛、睡眠紊亂及抑鬱等症狀時,及時去醫院就診,這種傷害是可以避免的。

預防心源性猝死,需要改正平時不良的習慣。

1.如果因為工作原因做不到不熬夜,那麼一定要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

2.如果不能保證餐餐在家就餐,那麼外出點餐儘量少點油炸類的食物;

3.如果做不到集中時間運動,建議每天可以用每隔40分鐘起身活動的5分鐘來活動身體,並且注意運動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千萬不要追求效果過量運動,因為這樣反而會傷身。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王珊

編輯/王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Ry0WXEBfwtFQPkd_p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