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產假政策吵翻天?沃爾沃:好的育兒,男人從不缺席
今年「男性產假」成了一個很熱的話題,林勇教授更是連續第三年提出《關於夫妻合休產假的建議》。
具體來說,就是將陪產假與產假合併,由夫妻合休,其中男性產假建議為42天以上。前兩年的提議都沒被採納,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答覆:爭取實現。
此提議一出,網友們各抒己見吵翻了天。有支持派:新手媽媽需要伴侶的支持,而且這還能改善女性的職場歧視問題。有反對派:別鬧了,男人就算休產假也只會在家裡添亂。
另一邊,可能還有人會問,女人休產假天經地義,男人休產假又有什麼用呢?
首先,便是可以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掙錢養家不該是父親的專屬標籤,照顧家庭的責任也不應全然綁定在女性身上。
而且在育兒過程中,對於孩子的成長,父親的影響非常重要。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有父親參與育兒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進取心,在社會中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當夫妻合休產假,並且強制男性的休假天數時,男性就有更多時間參與到家庭中,給家庭帶來更多積極影響。
甚至有的時候,我覺得育兒比婚姻更能考驗愛情。如今連產假都成了婚姻的「照妖鏡」,稍微一晃,就晃出了無數人的心聲和真相:時代把女人推向了社會,卻沒有把男人拉回家庭。然而為了把男人拉回家庭,江蘇省曾出台規定,明確父親有「不少於十五天的共同育兒假」,這是中國在育兒假的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今年4月1日起,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40000多名員工,沃爾沃汽車推出了「男女同享6個月帶薪育兒假」。我特別喜歡沃爾沃的這個政策,因為它的前提是「生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事」,這個方向特別對。
#當男人有了半年產假# ,那麼男人們再也無法以「我要上班」為藉口推掉所有,那麼男人們也有時間給孩子喂奶、換尿布,陪孩子長大,而不是將照顧家庭、養育孩子的重擔,全都壓在女性的身上,做到真正的共同育兒。
假如男人有半年產假,那麼公司聘用男性和女性員工時的產假成本是一樣的,能更快「抹平」由生育帶來的性別間成本差異,幫助女性更快地重回職場。從社會宏觀層面、長遠角度來看,給男性休產假,最終目的的確是在支持女性。
職場上效率第一,其實很多企業並不太樂意讓男員工休這個假。我給大家算算6個月假期的機會成本有多高——6個月,將近1000個工時,足以讓公司找到替代你的人,這個人可能比你年輕,比你能幹,還不會因為小孩生病三天兩頭請假。換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
但一直以來,沃爾沃都遵循「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把人的價值置於企業的商業追求之上。在我看來,敢於第一個推出6個月長的帶薪育兒假的沃爾沃,不僅讓社會更多人消除對男性育兒的歧視、讓社會了解男性陪產假的必要性,同時也讓男性明白了承擔家庭育兒的重要性,這也是真正在營造「平權」的一種體現。
不管是陪產假還是育兒假,有了制度只是第一步。未來可能還需要幾十年、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實現育兒觀念的改變。而要踏出這一步,或許正是需要從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帶頭示範開始。
一個家,明明有兩個成員,最後卻變成了一個人的孤軍作戰;明明應該是兩個人共同擔負責任,最後卻變成妻子一個人負重前行。 正值母親節之際,我想母親節不再是媽媽唯一的特權日,養育孩子也不只是媽媽的義務。希望爸爸們都能夠撐起育兒的半邊天,讓媽媽們不再孤軍奮戰。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