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班牙銀元流入中國後,大明朝沒錢花,英國王室富得流油?

2019-12-12   看北朝

在世界歷史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我國的明朝時期,當時世界正處於殖民狂潮之中。其中以西班牙的殖民力量最強,占據了美洲的銀礦。但是有意思的是,西班牙占據了美洲的銀礦,我國的明朝賣出瓷器和絲綢換銀子,然而英國人卻變得非常富有,明朝和西班牙都入不敷出,這是為什麼呢?

在古代,衡量國家金融體系的發達與否,要看是否有穩定而廉價的貨幣。其實英國之所以能把明朝和西班牙的錢都賺到自己腰包裡面,最主要靠兩個利器:1.貨幣制度 2.中間貿易

中國明朝與英國在貨幣制度上,有重大的差異,並對兩國經濟產生了不同的重大影響。


中國到明朝中葉張居正變法時,白銀才成為明朝的主要貨幣,才逐漸成為商品交換的主流媒介。由於白銀作為稀有的金屬,具有天然穩定的特點,不像銅幣和紙幣那樣由政府發行,不受政府的控制,因而是一種典型的硬通貨,說穿了就是放哪都有價值。

因此白銀貨幣到了一個嚴重後果——結束了中國歷代王朝政府的貨幣發行權。但是由於這是一個全新的貨幣,且明朝無權發行,所以就到了一個嚴重問題——流動性問題。


簡而言之,如果西班牙今天採礦獲得了100萬個西班牙銀元運到了明朝,那麼就相當於明朝今年發行了一百萬個銀幣,但是如果西班牙第二年挖了50萬個,明朝的貨幣就等於發行了50萬,這樣一來明朝的貨幣就非常的不穩定。隨時處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潮汐之中,而這正使得明朝後期焦頭爛額。

相比較明朝的混亂,幣值的不穩定,英國的貨幣一直比較單一,基本以銀和金為本位,沒有什麼大的創新,幣值一直很穩定,對英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英國作為明朝和西班牙貿易的中間商,有大量的銀行,有成熟的金融體系,所以可以通過銀行來平衡多餘的銀元和缺少的銀元,確保英國的銀元總數是一定的。

而且英國還可以利用這些銀元對西班牙放貸,賺取利息。實際上英國人一直在變相的利用西班牙來幫助自己賺錢,自己通過借給西班牙債券,收購西班牙的殖民公司來獲利。可以說英國的這一手無本生意讓它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後期英國掌握了整個歐洲的貿易交通線又在無敵艦隊海戰之中消滅了西班牙海軍。所以英國更是成了世界最強的國家。反觀明朝雖然一直出口商品,但是受到總代理英國人壓榨,實際上沒賺到什麼錢。

明朝收來的是白銀,出口的是絲綢 糧食 茶葉 瓷器。白銀又不能當飯吃,結果白銀越來越多,糧食等必需品越來越少,最終滅亡在起義之中也就是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