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霸屏,在媽媽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檔綜藝給媽媽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完覺得我還年輕!原來女人真的可以無懼年齡。
參加節目的都是30+的姐姐,而這其中有 好幾位都是幾個孩子的媽媽。在舞台上,她們是好姐姐,乘風破浪。在生活中,她們是好媽媽光芒萬丈。今天,我們不談時尚,不灌雞湯,來跟大家 扒一扒這些乘風破浪媽媽們育兒的「殺手鐧」。
伊能靜:
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前段時間,因為穿女裝,網友將伊能靜大兒子哈利的「奇裝異服」頂上了熱搜,並極盡對這個孩子的惡意。
更有甚者,居然將此歸結於原生父母的離異,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從而引起性取向的轉變。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哈利不僅會跳舞,還會作詞寫歌、畫畫、跳舞、拍短片、寫小說、設計服裝、舞台劇。
儘管興趣愛好廣泛,但他的學業卻並沒有受到影響,門門功課都不低於A。哈利說:伊能靜很支持他做自己。
在母親的支持下,兒子一直堅持著自己想做的事,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一般18歲的孩子正值叛逆期,和父母會產生諸多的摩擦。但伊能靜和18歲的哈利關係和諧,兩人常常一同看電影、看畫展,不僅樣子看起來像同齡人,心理上似乎也沒什麼代溝。
伊能靜在參加最近很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因為要離開四個月,會牽掛家裡的孩子,一直猶豫不決。
而她最終選擇參加也是因為有兒子哈利的支持和鼓勵。
哈利說:
「去吧,對我們來說就只是人生的四個月,可是對媽媽你來說,可能是下輩子新的開始。
你支持我們做自己,我們也一樣希望媽媽不要為當媽媽放棄。」
在伊能靜曬出的視頻中,18歲的兒子不僅親自為她的新歌編舞,還一個動作,一個節拍地教媽媽做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讓我看到的是一個有才華、興趣廣泛、開朗、體貼的哈利。
雖然自幼父母離異,但是他的人格卻並沒有因此變得不健全,這一切真的離不開伊能靜對他的教育。
她寫的一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的教育觀。看完之後我感慨良多。所有我認為的,優秀的母親應該有的思想,她都有。
比如, 她尊重兒子,是個獨立的靈魂,不被任何人擁有。
她希望兒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比如, 她希望兒子尊重每個人都是他自己。不用自己的認知,詬病別人的人生。
「你為自己而活,也欣喜他人為自己而活。生命因此宏大寬厚。」
比如, 她不做苦逼式的父母,不道德綁架。
「只有我們大人安好,孩子才會安好。」
「不把自己的一生幸福的責任丟給孩子,孩子不欠我,所有給予心甘情願。」
伊能靜對孩子的支持讓很多人都知道她很愛孩子。
但是,這種愛絕對不是溺愛,也不是提前給孩子規劃好人生路線。
她對哈利的愛是尊重他的選擇,理解他的獨特,給予他充分的生活空間,成為他背後最堅強的後盾。
寧靜:放手,讓他去吧
寧靜性格洒脫、快人快語、在節目中是出了名的霸氣、敢說。
導演讓他自我介紹,她馬上懟回去:
進入化妝間,大家都在熱情Social,靜姐坐在一旁忍不住吐槽:
節目組為姐姐們準備了訓練服,寧靜看了直接說:
別人都是委婉表達成團期望,到了寧靜那直接成了「寧靜選妃記」,直言不諱:我要美女。
這樣的「大姐大」,當起媽媽來是怎樣的畫風呢?
寧靜的前夫是美國演員,在拍《紅河谷》時候認識,兒子叫雷納。
寧靜在採訪中說:「那一輩的家長,特別喜歡打孩子,我特別反對這個。我覺得一個家長,孩子能夠把他氣到能動手,覺得他就有點問題。」
大概是進入到不惑之年,寧靜在自己成人進入社會摸爬滾到幾十年,也逐漸磨平了一些稜角,總結父輩的教育經驗和失誤,去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可能我覺得不合適的,我可能會做一些提醒,和特別有技術的這種旁敲也好,側擊也好。"
克制自己的控制欲,學會放手,點到為止,這是一種難得的智慧。這種智慧,需要強大的內心來支撐。而強大的內心,來自於長期的嘗試,讓自己不因為無法掌控而焦慮。這一點寧靜也深有體會,估計她也是練出來的:
「但是我認為是不應該去直接制止他做什麼,因為如果我制止他了,他沒有嘗試過,或者說他不夠聰明,他非要嘗試,那這個火坑是這麼個事兒,你如果不讓他跳,他下回還得跳。有些孩子到30多歲,沒跳過火坑也有的。
因為家長就是特別好,把他保護得很好,可是三四十歲以後,跟家長反目的,還是大有人在。因為他沒跳過那個火坑,他就一直責怪你。」
孩子的成長,肯定會經歷一些跌跌撞撞,經歷過風雨,才能成為雄鷹展翅翱翔。「讓他去吧」,這簡單的四個字,卻是不容易做到。
鍾麗緹:是言傳,更是身教
年近50,重新出道,初舞台上身著金色亮片裝,大秀舞姿的鐘麗緹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如果說20歲的鐘麗緹是紅遍東南亞的人魚公主,那麼50歲的鐘麗緹身上散發出的更多的是成熟女性的魅力。
舞台上的她揮舞絲帶,跳著蔡依林的《舞娘》,儘管不似二三十的女孩輕盈靈動,卻依舊活力四射。幾乎讓人忘記,她已經是三個女孩的媽媽。
在孩子的教育上,她在《魯豫有約》里,曾經提過自己童年時期在家挨打:「他們會打我,而且我爸打我,媽媽在旁邊起勁,再來。」
即便十六歲的畢業酒會,所有同學在外面玩,鍾麗緹也要十點就要回家,因為沒回家,導致最後又是一頓打。「 我覺得父母不是有一個黑白臉這樣嗎,一個是壞的,然後一個是好的,但是他們兩個都是壞的。」
這段不愉快的童年時的經歷,讓鍾麗緹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愛,多與自己的女兒交流。而且,她更多是選擇言傳身教,告訴她,沒有爸爸,你也可以過得很好。
考拉4歲的時候,鍾麗緹參加真人秀《人生第一次》。別的家庭都是有爸爸媽媽,只有她一個人帶著孩子。
有一回做任務,鍾麗緹拒絕了別的家庭的幫助,因為她想讓考拉知道:「 就算我是一個人,我也不會輸,他們有爸爸媽媽,我們自己也可以」。
後來考拉和張倫碩一起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相處得是那麼融洽,完全沒有繼父女之間的尷尬和冷場。
當時六歲的考拉,直率而又坦誠,落落而又大方,是官博口中的小太陽,身上自帶不熄滅的太陽能,動力充足,熱情、樂觀活潑,完全沒有看出任何單親家庭出來的陰影。
這其實也和媽媽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聯,鍾麗緹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不管曾經的經歷有過多少不盡如人意,不管受到過多少傷害,仍然相信人本善良。
生活是自己的,一味的回憶痛苦並沒有什麼用,只有通過自己努力了才能成就美好的生活。
鄭希怡:跟孩子一起不斷成長
39歲的鄭希怡,下車鏡頭秒殺無數網友,這個鏡頭我可以看800遍!
一張女王臉,寫滿了自信和野心。
果不其然,開口就很猛,矛頭直接對準評委:
到了這個年紀還要去跟大家一起比較,還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去評審我自己。
哈哈哈哈哈哈,姐姐就是姐姐。
初舞台表演,冷艷開場,氣場兩米八。
音樂一起,熱情女王附體,現場氣氛驟變,摩登性感的舞蹈,再配上她帶著一點點沙啞的磁性嗓音,舞台表現張力十足。
這麼酷的形象,很難想像她帶孩子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果不其然,在幾年前一檔節目裡,潮媽鄭希怡在照顧孩子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差點兒崩潰……
因為女兒浸浸極度缺乏安全感,即使與媽媽在一起也明顯表現出了急躁與不安,一度吵著鬧著「我要回家」。
再加上鄭希怡是一個新手媽媽,從來沒有獨立帶過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她有些束手無策,甚至耐心漸失險些崩潰。
節目的最後,鄭希怡幾度落淚,自責自己沒有給女兒安全感,所以才會讓她那麼想回家。而且坦言,這是給自己的一記重擊。
帶娃路上,誰不是一邊被煩到崩潰,一邊被感動到流淚。好在,她在不斷反思中成長。
在這次《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鄭希怡說,已經接受自己是一個不紅的人,但她覺得現在就是自己最好的年齡,因為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在幾乎日日都在爆發的或大或小的親子矛盾中,更多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才是更需要改變和反思的那一個。
不斷突破自己,不停止成長,是每個媽媽都會有的經歷,也是媽媽們從這檔節目中回去的最大能量,你認同嗎?
聲明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小學生學習編輯整理,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