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不注意,三四年級效率低

2019-06-11   唐唐老師說教育

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都在中上等,寫作業的時候我和爸爸輪流輔導,速度也還可以。但是一升入三年級就不行了,每天寫作業都要熬到11點,問了老師是不是作業布置的太多,結果得知其他同學都能在九點鐘之前完成,是不是我家孩子學習效率太低了,學習狀態也沒之前好了,擔心這樣熬時間長了,孩子身體會受影響。而且現在孩子平時的測驗考試也還可以,但一到期中期末考試就考砸,該怎麼辦呢?

這位家長一開口就帶著滿滿的焦慮,但焦慮除了讓自己和孩子徒增壓力,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唐唐老師安撫完家長後,要想真正的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找到孩子問題的原因所在

「孩子寫作業效率低」是從哪幾個方面體現出來的:

第一方面,孩子學習沒有方法,條理性差,看到哪個做哪個,經常漏做,每次寫作業一會兒找橡皮,一會兒削鉛筆,這是寫作業條理性差比較明顯的表現。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每天都會把生活安排的面面俱到,這樣的父母看起來是愛孩子,實際上卻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建議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引導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務,每天寫作業之前做好規劃,幫忙做家務、自己整理書包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方面,寫作業效率低也可能是孩子過於追求完美,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橡皮綜合徵」,寫的字稍微有點不整齊都要擦掉重寫,有時候都要把練習本擦破。對於這類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以免孩子越著急就越寫不好,建議家長先將孩子橡皮沒收,使用獎勵手段來進行強化訓練,孩子寫字的速度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還有一方面就是孩子時間觀念比較差,沒有緊迫性。父母可以陪伴孩子買一個喜歡的計時器。每天做作業之前先問孩子有多少作業,判定每個科目需要使用多長時間,然後雙方共同規定一個時間,使用計時器,時間到了就不讓繼續做了,哪怕沒有完成,如果孩子著急明天挨老師批評,也不允許寫,讓孩子樹立一個時間觀念。孩子也好面子,被老師批評兩次,自己就有緊迫意識了,比爸爸媽媽吼都管用。

孩子在八點鐘做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一看時間還早,就再額外布置其他作業,還是會做到九點鐘,那相比較孩子肯定會磨磨蹭蹭到九點再完成作業,這樣就能少做一點題目。所以如果孩子在雙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作業,這時候家長不要再給孩子增加作業。

平時可以讓孩子做一個做題本,把每次考試或者每天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和孩子規定3天或者一周再抽時間重新做一遍,鞏固所學的知識點。

這位家長沒有找對原因和方法來解決孩子每天寫作業熬到11點效率不高的問題,反而將焦慮傳遞給了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目前還在一二年級的階段,一定要注意提前預防以上這幾個問題,以免到了三年級之後出現比較嚴重的成績下滑。

孩子考試,平時的測驗卷都做的挺好的,但一到大考就不行。

一方面是因為期中、期末這樣大型的考試,考試內容都是對知識的綜合考量,可能孩子當時學會了,但過段時間就忘了,所以家長在考試前一定要協助孩子做好複習計劃。

另一方面是來自父母的壓力,「這次考試怎麼這麼差」、「你看人家小明考了100分」考試沒考好要被爸爸媽媽批評,以至於考試時不能保持平常心,很簡單的一道題,一緊張自然就會出錯。

建議孩子考試完,父母不要第一時間關注成績,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試卷,之前不會做的題,這次做對了,要表揚。做錯的題目要讓孩子分析,為什麼會做錯,是不會做還是馬虎導致的。

之前有位家長在這方面就很有心得,她說,孩子有進步了,一定要記得表揚,或者有獎勵,自家孩子寫作業快,一般獎勵她看半個小時電視,孩子就很有動力了。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了,我們也不會罵她,孩子自己回到家也會承認錯誤,再把錯題重新做一遍。

家長最主要還是得結合自家孩子的實際問題來想辦法引導,慢慢養成好的習慣就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