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集團董事長程理財:城市改造將帶來巨大行業增量

2020-07-22     支點財經

原標題:山河集團董事長程理財:城市改造將帶來巨大行業增量

山河集團董事長程理財

建築行業,是一個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重要產業。湖北建築行業一直頗具規模,行業總產值位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山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集團」),是湖北建築行業中的佼佼者——公司名列「2019年中國民企500強」第161位,在湖北入圍企業中排名第5。此外,集團已連續六次上榜「中國企業500強」,是去年湖北唯一上榜的建築企業。

山河集團經過50多年發展,現已成為以建築業、房地產業、投融資業務為主要業務板塊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去年營收超過450億元。

近期,支點財經記者圍繞公司發展、上市計劃、疫後復工復產等相關話題專訪山河集團董事長、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程理財。

疫情影響下,建築行業受到了巨大衝擊,但程理財對公司及行業發展依然充滿信心,「新基建浪潮和城市改造的加速推進,將為建築行業帶來巨大增量價值,未來大有可為。」

堅守「行業底線」

支點財經:作為一家民企,山河集團能連續六次上榜「中國企業500強」,背後的秘訣有哪些?

程理財:第一是專注。一直以來,我們的主要精力都聚焦於建築主業。

很多企業賺錢了就會推行多元化發展,「哪裡有機會就做哪裡」,比如從實體經濟跨入金融行業。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不是做什麼都能賺錢的,而且盲目擴張,也可能會削弱企業核心競爭力,導致經營陷入困境。

說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很多企業是撐死的,不是餓死的」。

多元化不是壞事,但多元化的前提,是核心產業沒有成長性時才應該考慮多元化。當我們一直認為建築行業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時,應該做的就是專注培養核心競爭力,穩步發展壯大。

第二是堅持市場化。

在我看來,衡量一個企業的市場化程度有三個指標:從區域上看,要經過全國市場的驗證;從客戶上看,要有大量企業客戶;從底線上看,不能走歪門邪道,比如招投標中的違規違紀手段。

從上述三個角度看,山河集團都是「過關」的。

我們的項目遍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海外市場;我們服務的幾乎都是企業客戶;我們一直堅守行業底線,按規矩辦事。

需要強調的是,山河集團是湖北為數不多的,經過一線城市驗證的建築企業。

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客戶對工程質量、效率很挑剔,山河集團能在這些地方紮下根來,也是企業實力及市場化程度的體現。

支點財經:您經常提及「行業底線」,您認為建築行業最重要的底線是什麼?

程理財:第一個底線,是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事。

比如,很多人喜歡詆毀競爭對手,這種事我們不幹。

客戶來公司考察時,如果問到競爭對手情況,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能做到的事,競爭對手也能做到,就看你們願意選誰。」

為什麼這樣說?建築行業並不是特別高精尖的領域,只要能在現有市場規則下生存的企業,一定有自己的優勢。只要認真踏實,都能把項目做漂亮。

我始終認為,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是最重要的。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只要誠信、勤勉、守法,善於學習,就很難被打敗。企業都是自己把自己打敗的,損人利己的旁門左道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

第二個底線,是不能違紀違法。

我經常說,做建築行業的人總覺得自己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是因為社會覺得這個行業要麼靠關係,要麼靠暗箱操作。

這種印象會導致什麼後果?就是有能力的人,都不願意來這個行業就業。如果一流的人才都不願意做這行,行業還有前景嗎?只有當行業在社會上有了口碑才能吸引到人才,每個企業個體才會有好的發展前景。

山河大廈

看好「相關多元化」

支點財經:山河集團也有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等多元化業務,這與您提到的專注是否衝突?

程理財:我剛才反對的,主要是「非相關多元化」,也就是進入與主業毫不相干的領域。因為沿著這種路徑,協同、聯動很難做到。

不過,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做行業上下游的「相關多元化」,讓產業鏈更長,這也是專注的一種表現。

目前,山河集團在產業鏈上下游有三十餘家子公司,業務涵蓋投資、設計、房地產開發、工程施工、裝飾裝修、商業運營、物業管理等領域,從單純的建造建築產品,向提供工程建設管理服務轉變,這就是「相關多元化」。

這樣的好處,是能讓企業具有從投資、開發、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產業鏈管控能力,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還能對沖建築行業波動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目前,公司營收占比最大的還是工程建設環節,營收占比大概有9成,多元化業務占比約1成。

支點財經:在多個多元化板塊之中,您最看好哪一塊?

程理財:我最看好的是物業管理領域,市場十分廣闊,這幾年已經成為很多傳統房企的布局重點。

如今,物業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疫情期間,山河集團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為近4000戶業主提供服務,包括執行小區封閉管理、宣傳疫情防範措施、加強消殺力度、幫居民代購物資等等。

疫情期間,人們長時間待在家裡,會更加意識到物業的重要性。 未來,物業管理水平會成為人們置業、投資重要的考慮因素。

山河集團工程項目:高爾夫城市花園

大型企業也需要政策支持

支點財經:這次疫情對山河集團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程理財: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訂單下降。

我們去年底定下的目標,是今年營收突破500億元。最近我們分管經營的副總裁問我今年能接受目標打幾折, 我說「根據實際情況來,降多少我都沒意見」。畢竟行業整體都受到影響,我們可以向500億元努力,但也不能不切實際。

支點財經:疫情期間,是否進行過裁員或降薪?

程理財:近半年以來,我們一個員工都沒裁過,工資也足額發放,員工都特別感動。

當然,這是大型企業的一種擔當,但反過來說,我們也頂住了很大壓力。現在集團現金流還維持在健康水平,但營收壓力確實挺大。

支點財經:復工復產到了何種水平?

程理財:我們基本實現了復工復產,但產能還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是「工種不均勻」。

工程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工種進行統籌銜接。現階段,各個項目部分工種存在短缺情況,還沒達到「成建制」的戰鬥力。

第二是供應鏈受到了衝擊。

疫情對上游建築材料的影響也很大,有些企業產能還沒完全恢復,這導致部分材料的結構性短缺。

當然,從整體趨勢上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我們特別關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和上市時間。

支點財經:復工復產背景下,政府層面對山河集團有哪些支持?

程理財:現階段,政府的優惠政策更傾向於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作為大型企業,我們主要是從公積金、社保緩繳等政策中感受到國家與企業共渡難關的堅定決心。

這段時間,我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為保生產、保就業作出更多貢獻,以及通過捐款捐物,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過,我覺得政府也要加強對大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國家進行扶持無疑是值得點贊的。但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有些大型企業也壓力巨大。如果大型企業現金流斷裂甚至倒閉,也會對就業、經濟社會穩定造成影響。

反之,大型企業資金鍊健康、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就能起到更好的帶動作用,產業鏈上下游的小企業也會越來越好。

山河集團工程項目:萬科君瀾大酒店

退休前希望「物業板塊」上市

支點財經:山河集團規模已經很大了,為什麼一直沒有上市?

程理財:這個事情其實很早就考慮過。

山河集團有做「五年規劃」的傳統,2006-2010年我們提出了幾個目標:一是拿到建築企業特級資質;二是湖北省外營收占比超過20%;三是拿到中國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四是五年總營收超過50億元;五是實現主板上市。

到2010年底,前四個目標都達成了,只有最後一個目標至今都沒達成。

當時,我們曾找過北京一家專門負責上市輔導的律師事務所,他們到公司考察很久後,得出的結論是「根本不具備上市條件」。

原因在於,我國建築行業一般採取項目承包制,在「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前,絕大部分項目承包制企業的帳目,都不符合上市規範。

當然,現在這個門檻已經不存在了。因為營改增之後要「四流合一」,也就是發票流、資金流、合同流、貨物流都要對上號,帳目會算得清清楚楚。未來,我們也會繼續推進上市計劃。

支點財經:公司計劃整體上市,還是將某塊業務獨立上市?

程理財:未來可能選擇讓集團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獨立上市。這個目標,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夠達成。

「存量改造」將帶來行業增量

支點財經:很多人認為建築行業的成長性已經不足了,您如何看?

程理財: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從區域看,無論是東部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都還有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地產開發的剛性需求沒得到滿足,增量市場依然巨大。

從業態看,除了「新基建」之外,以城中村改造為代表的「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築改造」進程,將為建築行業帶來巨大增量價值。

要談清楚這塊業務的價值,得從我國的國情談起。

上世紀60年代,我們國家建的很多房子都是竹子、石灰做的,一直到80年代,混凝土、鋼筋才得到廣泛使用。

那時,經濟不發達,房子的形態就是「四四方方火柴盒」,主要功能就是住人,安全性、舒適性、私密性都談不上,老百姓只要住有其屋就行了。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行業才慢慢考慮舒適性和私密性。

小到房子,大到社區都是如此。

譬如,包括深圳在內,很多大城市都有「城中村」,儘管租金低廉、生活便利,但往往在消防安全、公共空間、公共配套、環境品質、交通微循環及市政配套等方面存在問題。這些,也都是過去經濟不發達情況下的產物。

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老舊房子壽命不足、舒適度不足的問題,一些城中村治理混亂、消防安全不達標的問題都在逐漸凸顯。

如果不對這些體量巨大的房子、社區進行更新改造,會帶來一系列安全隱患。

202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在強調城中村綜合整治,連深圳這麼發達的地方還有這麼多城中村要改造,中西部地區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未來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築改造,將為建築行業帶來長期而持續的增量。

山河集團工程項目:湖北省腫瘤醫院住院大樓

不會遷出湖北

支點財經:一般人都認為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地產開發的潛力可能比東部更大,您如何看?

程理財:從山河集團自身的業務拓展來看,雖然中西部地區業務增速不錯,但由於基數較低,所以增量的絕對值並不高。

這跟城市的GDP比較是一個道理,東部城市即便增速比中西部城市低,但每年新增GDP絕對值會是後者的好幾倍,且營商環境一流,產業機會依然巨大。

因此,我們下一步的業務重點依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

支點財經:很多企業發展壯大後,會將總部遷移到中心城市,或採取「雙總部」政策。未來,山河集團會不會將總部從湖北遷移到其他地區?

程理財:實際上,珠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早就跟我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我們將總部遷移過去。

作為一家在湖北土生土長、發展壯大的企業,對湖北有著深厚的感情。現階段,我們依然會紮根湖北、服務湖北,不會將註冊地遷移。

不過,基於企業發展需要,不排除未來會採用「雙總部」模式,也就是在不同地域設置兩個業務總部的創新管理模式。

記者丨蔣李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小編推薦】 武漢實體商業引爆全員營銷

【小編推薦】 湖北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8家超越華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HzedXMBd4Bm1__YGk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