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當代萬國城MOM(圖源:當代置業微信公眾號)
當代置業是北京房企,和武漢本土開發商當代地產不是一家。
13日晚間,北京房企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置業,1107.HK)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湖北綻藍置業有限公司將出售湖北恩傑綻藍置業有限公司49%的股權和湖北恩傑原綠置業有限公司45%的股權,總價格為2219.6萬元,買方恩傑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系潛江本土地產公司。
綻藍置業成立於2018年6月,當代置業持股70%,為控股股東,剩餘股東為湖北才華控股有限公司、湖北鑄實置業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10%。
2020年,綻藍置業和恩傑地產合作,先後成立恩傑原綠和恩傑綻藍,綻藍置業分持兩公司45%和49%股份,開發恩傑名築當代閱MOM和恩傑當代上品MOM項目,目前兩個項目均已完工。
對於退出原因,當代置業表示,由於地產市場低迷,銷售進度低於預期,兩項目難以實現預期回報。考慮到集團流動資金情況,以及為避免進一步虧損,決定退出上述兩個項目。
當代置業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北京,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當代置業主打「綠色科技」標籤,並在國內多個城市開發了「MOM(科技藝術新建築)」系列。
2011年,當代置業進入湖北市場,先後布局武漢、仙桃、黃石等8座城市,累計開發約20個項目。
財報顯示,從全國的布局來看,湖北一直是當代置業最重要的市場,銷售額和土儲常年位列該集團第一。2020年至2022年,當代置業湖北的土儲面積分別為291.4萬平方米、398.5萬平方米、329.6萬平方米,連續三年位列集團第一。
自2021年起,當代置業的財務狀況一直不容樂觀。為了緩解危機,同年11月,當代置業擬以6.93億元出售旗下物業公司第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32.22%的股權,不過,這筆交易最終失敗。2022年6月,當代置業宣布以4947.4萬元價格出售旗下代建公司北京當代綠建工程項目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方為世紀金源。
2022年,當代置業虧損49億元。今年上半年,當代置業銷售收入33.3億元,同比增長37.9%;虧損11.28億元。
9月14日,在停牌超17個月後,當代置業復牌,當日股價跌超26%,報0.079港元/股。截至12月14日,當代置業報0.05港元/股,總市值1.4億港元。
記者 王文華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