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BA官方消息,山東隊方面再次做出了更換外援的決定,他們換回了此前的大外援梅斯,而暫時放棄了小外援哈里斯——在這之前,哈里斯只為山東隊出戰了一場比賽。
那麼,山東隊究竟為何要如此快地做出這種決定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搞清楚山東隊這個賽季的具體情況。
上個賽季的半決賽期間,哈德森的表現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遼寧隊最終也止步於半決賽。這次失利,讓遼寧隊方面認定:哈德森已經老去,球隊需要在小外援這個位置上進行更新換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哈德森最終和山東隊簽下了一份合約。賽季初期,山東隊戰績不佳,哈德森本人也因為部分場次里的糟糕手感而遭到了外界的質疑。一直到此時,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哈德森的真正價值。
第一、年歲增長,哈德森依然是一名籃下效率不錯的後衛
隨著年齡的增長,哈德森的運動能力確實下滑了,隨之帶來的效應是:他比以往更難突入籃下了,且籃下效率也有明顯的下滑了。
但問題在於:哈德森籃下效率的前提是:他之前的籃下效率實在太高了,這甚至不遜於一名側翼球員在籃下的效率;按照山東隊目前的輪換,哈德森在場上基本是在1-2號位之間輪換(和李敬宇、陳培東同時在場就算是1號位),他目前的籃下效率在同位置的球員中依然是頂級的。
更為重要的是,哈德森並沒有把減少的那部分籃下出手轉換成低效的中距離跳投,而是轉換成了三分球。
第二、哈德森是CBA頂級的跳投手
往年在遼寧隊的時候,哈德森在郭艾倫、趙繼偉身邊可以做到有無球兼顧,這在本質上還是因為哈德森的跳投水平太高了:他有著足以應對CBA水準的運控水準,能夠開發出大量的持球投三分機會(中間短暫回過NBA,就很難做這種事情);他也有著較快的接球投出手速度,足以利用無球掩護、手遞手這種方式去開發出大量難度極高的接球投三分機會。
在遼寧隊本身缺乏三分球資源的情況下,哈德森以一己之力撐起了遼寧隊的跳投半邊天。
當然,以自己的這種打法,哈德森確實會出現一些狀態的起伏,上個賽季半決賽期間的遼寧隊和賽季初的山東隊,都遇到了這種現象。
但隨著賽季的深入,哈德森迅速找回了自我,他也在目前的樣本里交出了明顯優於前兩個賽季的跳投水平:截止1月19日晚,哈德森每36分鐘(單位時間內)要出手12.1次,三分球命中率40.1%。放眼整個CBA,沒有任何一個球員能夠在三分球的產量和效率上同時超過哈德森。
當然,在具體的打法上,哈德森還是和以往有一定的區別。由於山東隊本身的擋拆手明顯不如遼寧隊,哈德森會比以往打更多的擋拆,這意味著哈德森要比以往打更多的持球擋拆。
第三、多打擋拆,哈德森還能輻射全隊
正如前文所提:哈德森的突破能力已經不如幾年前了,但這不意味著哈德森打擋拆不能頻繁改變對方的陣型。
(哈達迪還是以我為主的蹲坑)
恰恰相反,由於他的持球投三分技能實在過於強大,很少有球隊的中鋒在面對他主導的擋拆時會選擇固守籃下,對方主防他的單防尖兵也極少去繞防他——整個男籃世界盃期間,不斷在中國男籃後衛身上重複的場景……
因此,在球隊的環境發生改變之後,哈德森比以往承擔了更多的持球戲份;靠著自己的持球投能力,運動能力有所下滑的哈德森也能夠頻繁改變對手的陣型,進而為隊友創造出更好的機會:擋拆順下攻筐、空切以及定點接球投三分。
當然,如果球隊本身的射手資源過於糟糕,哈德森改變陣型的價值也會被削弱。而山東隊,至少可以在1-3號位上做好定點接球投的延續性。
山東隊賽季初重用過侯沛佐,此人在防守端確實是最適合對位對方側翼箭頭的3號位球員,但由於基本不投三分,他在進攻端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巧的是,山東隊賽季最困難的時候,正是鞏曉彬重用侯沛佐之時。
但幾場過後,侯沛佐的輪換次序就不再那麼重要了。在這之後,山東隊在1-3號位的輪換里還剩下誰呢?
在1-2號位上,王汝恆、張慶鵬雖然三分球準星不夠高(張慶鵬的準星問題尤為明顯),但在哈德森身邊能夠做到多投且效率不是極差就尚可。另外,張輝今年的出場機會比較零碎,但在出場的時間內三分球也投得尚可。
在側翼位置上,李敬宇和陳培東的出手速度會更慢一點,但山東隊在三分球方面基本就是要求他們二人去投定點接球投三分,他們二人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多投三分球且準星較好就是值得被肯定的事情。其中,李敬宇的運動能力更差一點,所以很難突到籃下,但他定點接球運兩步之後投的那些中距離準星又極佳(他確實蠻喜歡做這種處理的)。
因此,除去4-5號位上的球員,山東隊在1-3號位上基本能夠做好三分球的延續性。在哈德森高產高效的加持下,山東隊在三分球方面的表現自然是值得被肯定的。整個CBA,只有浙江稠州銀行能夠在三分球的出手比重和效率方面同時超過山東隊:
當然,空間好的球隊也會出現球員無法利用好空間紅利的情況,比如:浙江稠州銀行。而在山東隊身上,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這裡面的部分原因是:他們中鋒陶漢林的終結能力,明顯優於浙江隊的中鋒張大宇。
除了自己能夠打一些低位幫助球隊消化球權,陶漢林也憑藉著更好的體型在籃下完成更為高效的終結。數據顯示,陶漢林無論是籃下區域(一般是一些難度更低的終結類任務),還是近中距離區域(一般是一些小勾手),都有不俗的效率:
賈誠雖然射程有限(三分球出手頻率其實低、中間區域的射程也和遼寧的巴斯類似),但至少能夠在這種環境中多走簡單的籃下終結和沖搶進攻籃板路線。
更為重要的是,這倆人對於防守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陶漢林運動能力在國內中鋒中已經是不錯的類型了,他能夠在延誤和護筐之間更為自如地進行切換——與往年相比,陶漢林的蓋帽數據也更為好看了;賈誠的體型看起來不夠大,但他的機動性足夠好,協防熱情也極高,是球隊最重要的協防力量之一。
如果賈誠和陶漢林一直留在場上,山東隊的防守將是CBA頂級——當然,這並不現實。
除此之外,相對輕鬆的賽程也是山東隊交出更好戰績以及百回合凈勝分(比戰績更能反應球隊的水準)的重要因素。
在本賽季的分組之中,山東隊和四川、天津兩支百回合凈勝分極低的球隊分在了一個小組;同組的另一支球隊江蘇隊,也是一支百回合凈勝分較為難看的球隊;另外,山東隊在全明星賽前遇到了貧攻的北京(林書豪不在陣中,方碩也沒有出戰)、沒有王哲林的福建隊,也是他們拿到更多凈勝分的部分因素。
截止1月19日晚,山東隊百回合凈勝6.2分,他們在實力上和青島、浙江以及山西等隊基本在一個檔次上。
但需要強調的是,賽程相對輕鬆並不是山東隊目前水準較高的全部因素,更何況他們這個分組裡還有一支百回合凈勝18分以上的廣東隊。
因此,在評價山東隊水準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優先承認他們目前的檔次,在和他們檔次差不多球隊比較的時候,我們才會去考慮這種賽場相對輕鬆帶來的紅利,而不是優先用山東隊去年的水準來全盤否定山東隊今年的表現——要知道,山東隊去年不過是一支百回合凈負0.18 分的球隊……
那麼,之前保守質疑的另一名外援梅斯,是不是對此毫無功勞呢?他是否真的應該被換掉呢?
和大眾的印象相符,梅斯在進攻端的局限性確實蠻大的:一般球迷對大外援的期盼是出色的低位能力,而這是梅斯欠缺的能力;他的射手也有限,無法起到空間型內線的作用……當他在場而哈德森不在場的時候,山東隊百回合只能得到105.7分,這種進攻效率接近於八一隊在賽季中的表現。
但梅斯這種球員的防守價值,恰恰是被一般球迷被低估的。正如數據中所展示的那樣,在這段時間內,山東隊百回合竟然還能凈勝0.7分。筆者有理由認為:梅斯和莫蘭德類似,都是那種被基礎數據低估的防守球員。
梅斯的體型會比莫蘭德更小一點,他能夠提供的正面護筐能力會更弱一點;但他有著比莫蘭德更強的機動性,協防面積完全不遜於莫蘭德;他也有著接近於莫蘭德的伸手斷球習慣,進而在造失誤方面提供相應的正麵價值。
另一個被人忽視的因素是:當山東隊擁有梅斯時,他們至少可以少用其他國產4-5號位球員。
前文已經提及:山東隊的陶漢林和賈誠都有不俗的防守水準,但其他山東隊的內線【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且其他球員在進攻端的局限性比梅斯更大,梅斯至少在沖搶進攻籃板球方面有著不俗的功底:
山東隊用哈里斯換掉梅斯之後,就必須在4-5號位上做出相應的輪換策略。但很不幸,鞏曉彬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方案。
鞏曉彬拿出的一個方案是,把吳軻的輪換次序提升。於是,場上出現了這種畫面:
最後哈德森都被吳軻急得直搖頭了:
更為糟糕的是,這還不是吳軻最大的問題。他在防守端也有著一系列的問題,包括護筐水準一般、侵略性糟糕、執行延誤策略之後就很難回到籃下等等。今年有他在場的時候,山東隊百回合要丟123.6分:
鞏曉彬拿出的第二個方案是,乾脆擺出一大四小的陣容。但是,這種陣容里的4號位至少要具備出色的去籃下協防意識。很不幸,山東隊的任何一個側翼球員都達不到這個要求。
山東隊用哈里斯換掉梅斯,固然可以提高球隊的進攻水準,但這一切如果是以讓防守大面積失血為前提條件的,真的合適嗎?
因此,筆者有理由相信:在哈德森狀態極佳且山東隊沒有合適的國產內線時,山東隊還是應該堅持現有的陣容,除非他們能夠找到一名防守在線(尤其是協防)且進攻優於梅斯的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