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江。首先聲明,這不是一篇賣大米的廣告,只是和大家聊聊我種大米的過程和感受。
大江先生這個品牌,誕生於2019年,是我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這個品牌建立的時間並不長,但為了它,我們籌備了足足5年。
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不燒柴的今天,米就是每天的第一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對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而言,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莫過於和家人圍在餐桌前,共享美食。
但頻頻爆出的毒大米事件,讓人們談米色變。
為了做一鍋好飯,我們不惜出國海淘,花幾千甚至上萬元買回一個電飯鍋,卻發現再好的鍋也蒸不出安全的米飯。這樣的生活,還有美好可言嗎?
我做大米的初衷非常簡單:為自己的家人提供一份美好的生活,而這樣的美好,是從一碗米飯開始的。
最初我並沒有自己種米的想法,都說國內頂尖的大米在黑龍江五常,那我就去五常找大米!
說做就做,買機票,飛五常,找當地的農戶談收購,但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因為即使是當地產的大米,也存在非常明顯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五常大米好,農民們當然也知道,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增加畝產,化肥農藥的使用就不可避免,但這並不符合我對米的要求,我想要的,是真正綠色無公害的五常稻花香米。
我意識到,要吃上真正優質的五常大米,需要在五常大米這個區域品牌之上,以種子入手,從源頭抓起,這樣的大米只能自己種。
第一次種大米是以失敗收場的,所謂顆粒無收,不是沒有產量,而是這些大米不是我想要的。
當時我只是抱著一個美好的願望,承包了20畝地,找當地的農戶合作種植,對種植的要求也只是簡單的不用農藥、化肥,期間因為還有別的生意要忙,對水稻的情況也只是通過電話了解。
這樣的鬆散管理帶來的結果是,水稻的產量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年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讓土壤板結,簡簡單單的用點農家肥,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土地應有的產量。
另外一個嚴重問題是大米品質不合格,我們種出的大米,竟然農殘超標。後來通過和農戶的反覆溝通,才發現他們為了省事,用了除草劑和殺蟲劑,人工除蟲除草不僅效率低,而且效果很差,會導致減產,加上我很少到現場,他們覺得可以瞞過去。
我把那年產出的大米都送給了合作的農戶,開始反思整個過程,我要做的,遠比想像的更多。
經過接近一星期的反思,我認識到如果要種出理想的大米,必須全情投入,當甩手掌柜的做法,在別的行業或許可以,但在種水稻這件事上行不通。
種水稻不是我的專業,我就去水稻研究所,找專家請教,組成了囊括生態、農業、微生物、有機標準等領域的「10人專家組」,請專家作為「農業生產者」介入,幫助土地維護動態平衡和科學保護。同時,對水稻種植農用投入品安全把關,實現整個過程的科學化。
對於奮戰在田間第一線的農戶,我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在沒有找到真正無公害的除蟲除草方法之前,全部用人工手段完成,多出的成本我們照常支付,但如果有人違規操作,我們會立即解約,該農戶也拿不到任何報酬。
為了不重蹈上次的覆轍,我把生意委託給了合作夥伴,自己長期留在五常,每天和專家們在田間地頭與實驗室之間奔波。
曬足2000多小時太陽、喝慣純凈的山泉水、未受化肥農藥污染、在晝夜溫差20℃的田間自由生長的大米,經過150多個日夜的生長,終於迎來了最關鍵的時刻。在田裡採收水稻樣本,經過分散晾曬,送檢測機構檢測。經過兩周的等待,結果令人欣慰。
拿到檢測報告的那天,天很藍,陽光很暖。
親朋好友都知道我留在五常種大米,在收穫新米之後,我給每個朋友都送了一些,既是給大家看看我這一年的成果,也想聽聽大家對大米的評價。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朋友吃過之後都想在我這買米。1天時間,就賣出了3000斤,後來經過朋友推薦,前後七八天時間,當年的所有大米就賣完了,後面想要大米的朋友只能等明年。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也堅定了我繼續做下去的信心。2019年,我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大江先生這個品牌,同時擴大了種植規模,儘可能滿足更多朋友的需要。
截止到目前,大江先生還沒有入駐任何網購平台,所有的銷售也只在朋友圈和我們的實體店鋪進行。一個人從我這裡買米,本身是一種信任行為,而信任建立的過程,比信任本身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