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想吃不敢吃,只因老人說它有毒,若遇到別錯過,有價值要珍惜

2021-03-04     農夫也瘋狂

原標題:兒時想吃不敢吃,只因老人說它有毒,若遇到別錯過,有價值要珍惜

導讀:被誤解的野果,老人說它含毒,今天才知其價值,網友:比草莓好吃

有到了吃草莓的季節了,這種水果雖然好吃,酸酸甜甜的口感,營養也很豐富,但是價格卻有點小貴,普通的家庭還真的沒有實現「草莓自由」。

我國種植草莓,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開始的。可能也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種植草莓的人偏少,所以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畢竟任何一種作物,但凡種植的人多了,價格也就跌下來了。

其實在我國農村的大山上,就有很多的野生的「草莓」。有一種小小的野果,雖然是白色的,但是長得還真得很像草莓。這是以前很多的農村娃都特別想吃的一種野果,但是卻不敢吃,只因很多的老人說這種野果有毒。

可是現在終於知道它的價值了,它不僅沒有毒,而且還能吃,有網友說:比草莓還要好吃。如果大家在山裡再見到這種野果,可不要再錯過了。

五葉草莓的科普

估計不少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在民間多數是叫它的一些俗稱,比如泡兒、飄泡兒、插秧泡、薸茲等。

這是薔薇科草莓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很強,適應能力也很強,從海拔550米到2400米以下的叢林、荒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這種植物的特點很明顯,就是它的果實特別像草莓,不過並不像草莓是鮮艷的紅色,而是以白色的為主。有少數是紅色,或者是粉紅色的。

五葉草莓是在春季的時候慢慢發芽並開花,初夏結果實,盛夏的時候成熟,到了夏末秋初的時候就掉落了。從開花到結果、果實成熟,其實是很短暫的。

五葉草莓的價值參考

在過去,很多的農村娃見到五葉草莓了,都特別想要採摘來吃,但是卻不敢去采來吃。只因它長得有點與眾不同,老輩人說它有毒。

像樹莓、覆盆子等野生的草莓,它們成熟了以後都是紅色的,或者是紫黑色的。但是五葉草莓則不一樣了,是一種白色的野果,看起來就有點不同尋常。又由於它生長在一些偏潮濕的環境,常有蛇出沒。

古人也沒有分辨它導讀有沒有毒,就直接「以貌取人」,認為它有毒,然後就代代相傳了。不過,在有些地方還是把五葉草莓當野果吃的。因為總有人膽子大,是不會把大人的話放在心裡的。

其實五葉草莓不光是能吃,而且還真的很美味。筆者在思考,要是在幾百年前,有人把五葉草莓獻給了楊貴妃,估計也就沒有荔枝什麼事了,說不定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五葉草莓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它不像草莓,是自然在野外生長的,不需要施肥,更不需要噴洒任何的農藥。很多吃過的朋友都表示,它比草莓還要好吃,關鍵是更有營養。

在有些縣城,就有人專門去大山里採摘五葉草莓,然後拿到集市去售賣,價格雖然比草莓便宜點,可是30多元一斤依然很多人購買。畢竟這是純天然的,並且是一種很罕見的野果,好吃且營養豐富。

結束語

如今,就算是在農村地區,也僅有一些深山才有五葉草莓了。而且生活節奏快了,大家都要為生活、為工作而外出打拚,所以都沒有時間去山裡採摘野果來吃了。既然遇到了,想吃了就肯定是花錢購買了。

但是,如果大家在盛夏時節去山裡玩耍了,碰到了這種野果,可不要放過它了。作為一種被深深誤解的野果,我們很有必要用實際行動——吃,來為它正名。

各位朋友們,你們吃過這種白色的草莓嗎?在你當地它又叫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dE2_3cBDlXMa8eqHu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