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主要街道、重點區域項目建設,有最新、最嚴規定!文件已發布

2019-11-16     樓市IN溫州


來源:來溫州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詳細全部文件內容請下拉

日前,《溫州市重點區域項目建設品質提升導則(試行版)》(下稱《導則》)已經市政府同意印發,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執行,從規劃條件到物業管理全流程著手,進一步統一建設項目品質提升標準,實現精建精美、精細管理,打造城市建築的精品力作。

總體來看,《導則》分為總則、品質提升環節、品質提升細則和附件四部分。其中最關鍵的是品質提升環節和細則。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具體有哪些標準要求~

禪街 蘇巧將 攝

品質提升關鍵

實現項目全周期管理到位

品質提升環節的要點,在於項目管理。《導則》在每個環節都提出具體要求,貫穿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規劃條件編制、土地劃撥/出讓、方案招標文件書編制、方案設計審查、施工圖審查、施工過程/驗收、物業管理等,保證了管理的到位。如以下環節:

  • 規劃編制環節,《導則》明確,在出具規劃條件和用地紅線之前,應在上位規劃的框架下提前引入城市設計或前期概念性方案設計;
  • 土地劃撥/出讓環節,出讓的土地在公開招標、拍賣和掛牌的過程中,應註明建築外立面、室內公共部位、室外景觀主要裝飾材料綜合單價、材料單價的檔位;並在整個招標、拍賣和掛牌中全程告知,在簽訂項目建設管理合同時,應明確具體的內容;
  • 方案設計審查環節,需對建築、室內公共部位、室外景觀品質及編制深度進行審查;
  • 施工過程/驗收環節,在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之前,由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聯合對主要裝飾材料進行選擇確認,並在施工現場進行實體封樣存放,以供相關部門日後在施工過程和驗收過程時進行對照監督。

南塘街 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17項具體要求

分檔分類明確提品質標準

品質提升細則的要點,在於技術細節。《導則》從17個方面提出品質提升的具體要求,包括基本規定、總平面、建築空間形態、建築平面、建築立面、建築屋面、建築色彩、建築設施、空間開發與利用、交通組織、景觀設計、濱水空間、夜景照明、道路、橋樑、建造模式、BIM應用等。如:

  • 建築立面:《導則》提出應簡潔大方,一般除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歷史文化名鎮外,宜採用現代建築設計手法;
  • 建築屋面:宜設置上人屋面、建築高度24米以下的屋頂花園;
  • 建築色彩:應簡潔、大氣、清新、亮麗的色調為主,避免使用色調灰暗、以及綠、藍、黃等純度較高的顏色,同時單幢建築的外牆主色不宜超過3種(中小學校、 幼兒園等除外)。

甌江之濱 陳輝 攝

《導則》適用範圍

《導則》適用範圍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今年公布的溫州市區主要街道和重點區域。其中重點區域分為一類和二類,一類指「兩線三片」的市區核心地段,具體包括濱江商務區 CBD、甌江南岸甌江三橋至蒲州河段、七都島西核心區、浙南科技城北部核心區、塘河一環三線兩岸、中央綠軸、歷史文化街區(五馬 墨池、朔門、慶年坊、城西街)、三垟濕地公園等。

不同區域適用不同的品質提升標準。如建設工程材料,一類重點區域內項目的材料造價標準不應低於《導則》明確的二檔造價標準,二類重點區域內項目的材料造價標準不應低於三檔造價標準。

《導則》附件還羅列了部分造價標準。如外牆干掛石材飾面,一檔為1000元/平方米,二檔為850元/平方米,三檔為650元/平方米。

此次《導則》出台是在廣泛徵詢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實現的,過程漫長而細緻,並經過建築、園林等多位專家評審,希望能從最大程度上指導和規範建設工程項目從規劃條件編制到物業管理整個過程的統一性和科學性,從而有效提升建設項目品質,實現城市的精彩蝶變。

更多龍灣、洞頭、濱海樓市信息 請關注公眾號「龍灣房哥」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b3PeG4BMH2_cNUgR_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