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晚報、記者:傅芳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城市群環境地質調查成果報告》以「優秀級」的得分,通過了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浙江省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聯合組織的專家組評審。
這份溫州地質「體檢單」被專家組贊為「華東地區同類型項目的標杆」,是溫州建城以來系統性最強、內容最全、精度最高的城市地質調查研究成果。
這份報告到底有什麼特點,又為溫州城市建設提供了怎麼樣的建議?
12月19日,記者前往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面對面採訪該項調查的項目負責——該大隊海洋地質勘測院院長王一鳴博士,聽他講述這份「體檢單」對溫州「全域美」治理現代化的特殊意義。
可建鹿城至永嘉、龍灣至樂清跨江通道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溫州進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同時,自身也要打通區域限制,打通交通堵塞脈絡,讓「血液」通暢,讓區域優勢互融互通。此次調查中針對溫州城市群跨江擁海發展也進行了理論驗證。
王一鳴說,他們在對甌江兩岸大量鑽孔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將甌江沿岸岩土體分為六類,經過對比研究提出了跨江(底)通道的規劃建議。
「我們在以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地質問題的前提下,提出了兩條跨江(底)通道的規劃建議。」王一鳴說,第一條,是連接龍灣永強平原與樂清柳市平原,岩土體相對比較均勻利於施工;第二條是連接鹿城中部平原與永嘉甌北平原,具有重要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大羅山有發展「深度」,可「挖」出20個九山河
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提出,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
記者了解到,在調查中,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超前研判,也已經將這一點考慮進去。針對溫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現狀,項目組對如何全面提升溫州中心城區首位度進行思考和調研,並收集研究溫州城市規劃以及發展難題,從專業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議。
王一鳴提到,溫州地上空間有限,為支撐地下空間有效利用,此次重點開展了溫州市城市規劃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其中,為配合溫州市環大羅山科創走廊項目,他們對開發大羅山地下空間進行了深入調查。
另一方面,開發大羅山地下空間,拉伸了城市框架,拓寬城市發展,按目前的調查來看,大羅山地下空間能為溫州城市建設提供兩百多萬方地下空間(九山河約十萬方),而且挖掘出來的岩石多為花崗岩,是上好的建築石料資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91fMm8BMH2_cNUgdzYk.html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