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各城市消費活力誰強?溫州排名…

2019-12-27     樓市IN溫州

來源:溫州晚報、東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長三角城市群中,哪座城市的消費總額最高?「吸金」能力哪家最強?12月22日,復旦大學舉行長三角一體化研究成果發布會,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周年之際,集中發布13份復旦長三角研究報告以及4份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單位的研究成果。

其中,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大數據應用專委會副主任、復旦大學張伊娜副教授發表《復旦-銀聯智惠長三角城市消費活力指數研究》。

在這份報告中,復旦大學聯手銀聯智惠,通過對2018年1月至12月長三角城市群的41個地級市以上城市的真實刷卡數據進行分析。

從城市內部消費和城市間異地消費兩個維度出發,考察位於我國第一大城市群中各城市的消費活力,並對整個城際網絡體系中,不同層次消費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和占據的地位進行評估,開創了在產業、政策、人口以外,以消費情況研究城市群內在吸引力、經濟帶協調發展的新視角。

從城市內部消費潛力指數來看,長三角城市群年在地刷卡總消費額按集聚情況分為6個層次:上海以21530億元居於首位並遠遠超過其他城市,是長三角城市中唯一突破兩萬億的城市。

第二層次的城市年在地刷卡消費額處在6000~12000億元之間,依次為杭州、蘇州、南京、溫州和合肥,其年在地刷卡消費額分別為11307億元、8856億元、8629億元、7802億元和6721億元。除三個省會城市外,蘇州和溫州也躋身第二梯隊,蘇州的年在地刷卡消費額超過本省省會南京。

第三層級均為浙江和江蘇的城市,年在地刷卡總消費額處在2000~6000億元間;其後三個梯隊的城市共24個,占據整個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的59%,年在地刷卡總消費額均低於2000億元,安徽省除省會合肥外的城市均處在第四至第六層級,年在地刷卡總消費額小於500億元的6個城市除浙江舟山外,其餘均為安徽省城市。

在考察異地消費導入潛力指數時,張伊娜團隊引入了城市的點中心度(Centrality)指標,用於測量城市處於網絡中心的程度,來反映該城市在網絡中的重要性程度。

一般認為,在一個城市網絡中,如果一個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存在直接聯繫越多,那麼該城市就躍居於中心地位,在該網絡中擁有較大的「影響力」。

以異地旅遊為例,本次研究涉及的旅遊消費,涵蓋了休閒娛樂類和商務專業訪問類旅遊。從點入中心度值排名較高(>100)的城市來看,位居前列的分別是杭州、上海、合肥、南京、溫州、蘇州、無錫、寧波、金華和阜陽等。這些城市的共同特徵是擁有較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旅遊基礎設施和便捷的交通設施。

其中,長三角城市群中較弱省會合肥在此項消費中可以與其他區域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同台對話,溫州、蘇州、無錫、寧波和金華在「吸金」外來遊客方面頗有建樹。但是就指數本身來說,相較於其他點入中心度值,各地異地旅遊消費的數值曲線相對比較平穩,這與各個城市近年來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旅遊業不無關係。

總的來看,長三角城市群消費活力很強,城市之間的聯繫較為密切,各省會城市作為各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具有較強的消費引力,基本形成了「上海——其他省會城市——周邊城市」的層級擴散的消費格局。

而在構建消費城市方面,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優勢明顯,除了上海一枝獨秀外,江蘇南部和浙江的各個城市也發展較快,他們依託地理位置(到中心城市的距離)優勢而在區域內購物消費吸金方面發展迅速。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wczRm8BMH2_cNUgJ_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