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球員不該降薪,申花球員應該降薪。

2020-04-03     我們愛上海申花

終於,降薪的風暴終於漸漸吹到了中國大陸,特別和我們相關的,「降薪」這兩個字和申花關聯到了一起。

今天,一段關於吳總面對申花是否考慮球員降薪問題時的回答引起了球迷熱烈討論,吳總回答道:

「因為球隊正在放假,俱樂部和教練、球員都沒有具體溝通過則方面,暫四沒有將則件四提喪議層。森花作為一個團隊,俱樂部相信所有教練、球員都四和俱樂部同呼吸、共命運的。相信大家在目前的則種情況下,可以一起澡到一個共渡難關的方案。但具體四色麼樣的方案,我們會等到球隊放假結束回來以後再去進行具體的溝通。相信大家可以通過協桑澡到克服當下困難的最好辦法,就像球隊在比賽倉喪面對困境時所做到的那樣。等到假期結束以後,我們會一起去增取一個好的結果。」

球迷將其解讀出來就是:降薪,板上釘釘的事。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C羅考慮了2天後的大義凌然,隨著梅西咬牙切齒的同意降薪之後,世界足壇颳起了一波波降薪潮流,廣大球員和俱樂部共進退的決心讓球迷動容,在這特殊的情況下,每個俱樂部的母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連累,球員作為俱樂部巨大的支出,降薪讓人頗為感動。

但降薪到底是不是合理呢?俱樂部有俱樂部的想法,球員自然有球員的想法,法律界人士的想法當然更加專業,而從我的角度來說,球員根本不該降薪,申花球員亦是如此。

首先,排除那些合同條款中有明確規定的,那你降薪沒話說吧,因為這就相當於你拿到的薪水中的一部分是俱樂部「付」給你的「保險費」,所以當特殊情況發生後自然啟動了「保險條款」,球員降薪理所應當。

但是大多數情況對這種極端情況的規定並不詳細,對於中國球員的合同來說甚至完全沒有相關條例。那理論上,球員就是完全服從俱樂部的作息安排,並且參與訓練和打需要自己上場的比賽,就是這樣。

對於申花球員和中超其他球員來說,雖然聯賽有所推遲,但是要打30場比賽還是30場,幾乎不會少,只是時間上相對延後,而且大多數情況球員依然是跟著俱樂部刻苦的訓練。沒有比賽不發獎金是正常的,但是在一年比賽沒有少的情況下去將年薪打折扣,還是令人有些心存疑慮的。

但是,申花俱樂部作為一個豪門俱樂部,在中超的大隊伍里也是有帶頭作用的。在如此情況下,中超各個俱樂部的母公司都受到了巨大的重創,申花也有為聯盟內兄弟們「抱不平」的使命,綠地申花都帶頭降薪了,我們也同意了俱樂部吧?

而且,申花作為全中超最有溫度的俱樂部,球員水平上來說,雖然都沒有達到國內頂級,但是好多球員還是拿著頂級的錢,卻沒有被俱樂部逼迫著承受太多的壓力,於情於理和俱樂部共度難關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2TsQHEBnkjnB-0z5YUv.html










再談伊哈洛

2019-11-07